第七卷 薛氏之心路人皆知 第十一章 石灰
�高太不批复我的辞呈,也只得再驱使老骨头一些年月了。”

  薛崇训见他远去的背影,不禁重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果然文人最在意的还是知己者。”

  后面的三娘走到栏杆前,冷冷地说道﹕“也没见他有多大的本事,郎君何苦苦口婆心地留他?”

  薛崇训知道三娘对李守一没啥好感,以前那老小子把三娘搜查得穷途末路,她估计还有点记恨。

  本来有些事儿没必要和三娘说,不过难得她上来言谈,薛崇训便说道﹕“李守一不畏权贵正直不阿这几年是出了名的,留他在朝里便是道德楷模,对收士人之心大有裨益;同时他也是个很自律的人,做宰相对吏治清明也有好处,无论要做什幺事儿,都怕猪一样的队友,吏治一乱乱七八糟的人通关系纳贿霸占官位,捞的钱是他们的,坏的是咱们的江山。”

  他说罢又沉吟道﹕“再说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要离我而去,实在是一件很伤感的事……你会离我而去幺?”

  三娘的神色有些异样,默然不语。

  “走罢,还得去朝里。”薛崇训转身下楼。

  这时三娘低声道﹕“不会……”

  “什幺?”

  三娘抬起头颤声道﹕“不会走,在薛郎身边……很好。”

  薛崇训心下一暖,目光注视了她一会儿,只点点头应了一声,转身走了。果然还是日久见人心的好,刚认识她的时候,薛崇训还想用她去顶罪,榨取利用价值,时间一长才发现她已变成一个不可多得的心腹,再要牺牲她早已舍不得。

  三娘急忙跟了上来,俩人一起下了茶肆,上了马车,一行侍卫便护卫着往北去大明宫了。

  薛崇训先去了尚书省户部钱行过问制币及法令的进度,然后遇到了礼部尚书窦怀贞

  。窦怀贞道﹕“昨日咱们见了吐蕃使者,他们欲上书和亲,设法化干戈为玉帛。”

  “怎幺个和亲法?”薛崇训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坐到椅子上皱眉道。

  窦怀贞也随意拉了一把椅子坐下,他和薛崇训也算好几年的交情了,习惯了薛崇训平常在礼节上的简化,坐下来便随口说道﹕“还能怎幺个和亲法,今上有几十个妹妹,也有没出嫁的,让咱们嫁公主去逻些城呗。吐蕃人图的倒不是女人,执意要真公主,无非就是图嫁妆……前年咱们夺取的黄河九曲那片肥地,吐蕃人一直很想要。只要和亲,西域的紧张状况也就暂时可以平息了。”

  薛崇训忽然把茶杯重重地丢在桌案上,茶水溅得一桌子都是,一旁的书吏急忙拿了抹布来擦桌子。

  窦怀贞倒是没被薛崇训的怒气吓着,依然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薛崇训道﹕“那地儿就是天然的马场,送给他们好多弄些骑兵出来,到咱们西北边境烧杀抢掠?”

  窦怀贞看了旁边的书吏一眼,那人急忙回避了。然后他才放低声音对薛崇训说道﹕“数千里之外的弹丸之地,在现在这种状况下并不甚要紧,咱们先维持安定无事,弄好中枢的事儿才最重要……萧相公(萧至忠)也是这幺个看法,咱们大唐疆土万里,不修长城,并非所有的地方都是刀枪打下来的,以和亲拉拢蛮夷各族是百年国策,如果凡事就用兵戈,四面出击有心也是无力啊。”

  薛崇训没好气地说道﹕“不用四面出击,只打最大的出头鸟,前有突厥、高句丽,哪处是和亲解决的?”

  ……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