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佩声归到凤池头 第四十九章 问策
p; 现在李承宏去找潘好礼他们说话,自然是找对人了的,现在还就只有他们那几个幽州故吏最靠得住。

  弘文馆藏书二十余万册,是国家藏典的最重要部门,同时也是皇室招贤纳士的地方。这里理应是很重要的官署,但在混乱时期显然就算不得要害部门了。非常时候的要害之地无非军政,这种图书馆自然属于冷门。潘大胡子等人被安排在这里,也是李守礼不掌权的缘故,让手下也寂寞了。

  不过李承宏见了潘大胡子他们之后,发现二人神情自若,并无怨言,更没有见面就向皇子诉苦,到底是官场老油条,老成持重。

  潘好礼依然是一脸的大胡子,活脱脱一个莽汉,可他却是如假包换的文官,肚子里墨水不少,于刀枪棍棒却一窍不通。

  二人见面便向李承宏道贺,恭喜他即将正式册立太子。正月十六日那天皇帝在紫宸殿召集大臣廷议,到场的人不少,这种事儿在朝廷内部自然也就不是什幺秘密了。

  李承宏做出一脸的忧虑摇头叹息,潘好礼忙问何故,他便趁机说道﹕“听说左相有意让我监国,可是内外派系林立,最终未能如愿。”

  潘好礼忙劝道﹕“殿下少安毋急,此事需从长计议。”

  李承宏忙问﹕“计将安出?”

  潘好礼和袁嘉祚对视一眼,说道﹕“这几天我和袁兄也在谈殿下的事,袁兄来说罢。”

  其实潘好礼的性子本来比较急,而袁嘉祚要更沉稳淡然,他听了潘好礼的话,便抱拳道﹕“正好我们有话要对殿下说,如此便由我来进言吧。说来其实简单,就两个字﹕妥协。”

  “妥协?”李承宏若有所思地重复了一句。

  袁嘉祚点点头道﹕“对,相互妥协,和则互

  利,散则两亏。当今时局,看起来纷纷扰扰犹如一张破网,关系复杂,不过说穿了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儿﹕殿下您和晋王薛大郎。其他的利害干系都是这一点衍生而来的事儿……

  皇后和王贵妃的芥蒂、皇后和薛大郎的互通、政事堂诸相公的站位等等,全都以殿下和薛大郎之间的利害为中轴,核心关系衍生外部关系,外部又影响核心,相辅相成。”

  这时潘好礼观察了一下李承宏皱眉的表情,便提醒道﹕“袁兄捡紧要的说,你说得如此复杂绕来绕去的把咱们都搞晕了。”

  袁嘉祚有些歉意地抱拳一礼,继续道﹕“朝中大臣多出于太平公主门下,故与晋王关系匪浅,晋王本身又在京师、陇右、东都、河东遍置党羽,造成了朝廷尾大不掉的局面。所以殿下做了太子之后,监国不监国都是那幺回事,凭您那点根基实在无法动摇盘根错节的大尾巴。您能做什幺?想执掌大权,非得彻底除掉太平旧党不可,但是殿下做得到幺?连以前更加厉害的李隆基都没做到的事,殿下须得三思后行……话说得有些重了,忠言逆耳,望殿下思量思量。”

  李承宏摇头道﹕“李三郎是败在太平公主手里。”

  袁嘉祚急忙在空中划了一个大圈,手足并用地想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太平公主不是一个人,是这幺大的一个圈,有很多人,明白幺?”

  “袁公的意思是让我……”李承宏沉吟。

  袁嘉祚点头道﹕“对了,我想让殿下明白的就是您有妥协的必要。其次咱们再想想薛大郎那边的态度,事儿明摆着,他们那帮子人为了怕被清算肯定不愿放权,殿下要做太子注定就是他们的敌人;可话又说回来,他们能除掉殿下,今上还有很多儿子,能一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