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佩声归到凤池头 第八章 热闹
/>
  “谢王爷。”李毖坐下之后,丫鬟端了茶上来,他目不斜视沉默了片刻才说道,“王爷在百忙之瑕接待,在下就直说了罢。”

  薛崇训满意地点点头﹕“我喜欢爽快的人。”

  李毖道﹕“近日因感世人在‘华夷之辩’中是非不分,在下与好友十数人欲凑办一个书社,但房屋场地、印刷纸磨等需耗不小,吾等无力承担,欲请王爷扶持一二,实乃澄清黑白的义举。”

  薛崇训“哦”了一声,心下道﹕原来是文人找人出钱来的,想来自己也不缺钱,给钱买个名声也不错,着书立说者得了你的好处自然会帮衬着说几句好话,就当花钱买名声呗;且上回在程千里府上断断续续地听了一些这个李毖的言辞,是支持血统论的立场,这种立场或许以后在大事上用得着,虽然是太远的可能,但凡事先铺个路子总没有坏处。

  不过他又有另一层考虑,自己要是出钱支持他们开什幺书社,官场文人届会不会认为我是站在血统论一方的?

  ……薛崇训可是明白一些道理,在权力场,能不表态就别表态,免得担责任;如果非到站位时候,就要看清形势明确站位,免得两头不讨好大伙认为你这人的政治立场不够成熟稳定,靠不住。

  好坏参半,他便试探地说道﹕“你们文人引经据典的东西,我既不想搞清楚谁对谁错,为何要掺和?”

  李毖怔了怔,随即便劝道﹕“在下希望王爷资助,是因耳闻您在陇右的赫赫功绩。置吐谷浑为羁州,既省事省力,又符合朝廷在边关的一向国策;但王爷为何抛却此种,舍近求远,而在吐谷浑王城伏俟城驻汉军?在下斗胆,在华

  夷之辩上,王爷和在下等应是同一见识罢?您扶持‘夏社’有益无害也。”

  薛崇训呵呵一笑,心道这年轻人倒是有点意思,想作为找的契机也很巧妙,他不靠李鬼手的关系去找贬官的姚崇等人,独独抓住“华夷之辩”的契机入手。不论得失如何,这份自力更生的勇气也是值得肯定的,辩才也是不错,正好抓住了薛崇训的心理。

  这是薛崇训对李毖已经有点兴趣了,不过他当然不会因此就把自己给兜进去,“治理边关地方,哪像你说得如此简单,因为某书本上的言论便影响大局?我不与慕容氏和谈,如何借兵取石堡城?”

  李毖现在不甚了解陇右地区的实际状况,这幺一忽悠倒把他给问住了,一时便皱眉思索如何继续游说。

  薛崇训笑道﹕“好了好了,你们有才华,引经据典还行,可对于实务却不甚了解,咱们就不说这个。不是要我资助书社的经费幺,咱们只说这事儿,我同意借款……是借款,要写明缘由,我是因李鬼手的关系才借款,并不是因为什幺见识观点,你们那辩论我压根就不懂。明白幺?”

  最后那一句“明白幺”问得是颇有深意,也不知李毖是不是真的明白了,不过他点了点头,然后抱拳道谢。

  无论是因为熟人的关系还是因为英雄所见略同,反正李毖要凑钱的目的是达到了。李毖正待要走时,忽然薛崇训又叫住他,他转身执礼道﹕“王爷还有何事要交待?”

  “我怕你不明白……”薛崇训的微笑仿佛从未改变,一直就是那幺个表情,“钱虽然是借款,但我不叫你们还,你们就不用还,也不谈利息的事儿。”

  李毖拱手表示感激时,薛崇训又道,“知道为什幺吗?”

  “因为伯父与王爷的交情?”

  薛崇训笑道﹕“我就知道不把话儿撂明了你是猜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