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决战禁城之巅 第十二章 礼乐
�受百官朝贺;儿臣自称予,监国处理朝政。”

  李旦道﹕“可。”

  在这样雄浑的礼乐之中,李隆基也感受到了一种不可抗拒的气氛,想到数日之后将进行的政变夺权,他内心也是忐忑。看来王琚赞同的延后五日进行是明智的,如果今天就动手,在这样神圣的气氛下,恐怕人心浮动,不好控制,很容易在中间出现意外……就是延后五日,也显得仓促,不过兵贵神速,快速行动应该是正确的。

  这时颁布正式诏书,李旦进一步放权,以前太子监国是对五品以上无任免权,现在改为三品,也就是三省六部的核心权力仍在李旦手里,其他朝政都交给皇帝了……显得有点不够爽快,可是李旦是真舍不得放权,权力这东西到谁手里都舍不得,好不容易才能放出一点来。

  太上皇和皇帝的权力平衡,表面上就是这幺一进一退地平稳而缓慢地过渡。但是,在场的有几个人心里明白,急剧的权力交替正像暴雨前夕的乌云,正在慢慢集聚力量……

  大朝过后,李旦在尊贵的仪仗下退出了太极殿,从东面出太极殿回去休息。折腾了一上午,他已有些疲惫。

  御辇一路行进,刚停在紫宸殿前时,李旦偶然看见了金城公主正在阙下。金城也急忙走了过来,屈膝执礼道﹕“给陛下问安。”

  李旦一下子想起这个公主不久要和亲吐蕃的,当下态度也亲切了一些,尽量给她一些安慰,便故作关心地问道﹕“你要去哪里?”

  金城温柔地回道﹕“回陛下,金城从妍儿公主那里回来,刚经过紫宸殿。”

  李旦笑道﹕“多和大家相处,以后不知何时能见了。”

  “嗯……”金城没有露出

  任何弥端,无暇的脸上泛着太阳的流光,就像笼罩着一层光晕,如仙女一般恬静。

  虽然她如此夺目,但她既不是李旦的女儿,又是李唐宗女,对李旦来说既没有多少亲情,也不能宠幸,再漂亮也是浮云。于是他只知道这个公主要和亲,其他的一概不知,也不关心。

  他便随口嘘寒问暖了几句,正要离开时,忽然金城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陛下要金城珍惜亲人,金城贸然进言,陛下也要珍惜哦。”

  李旦不解,愕然道﹕“何出此言?”

  金城忽然露出一丝奇怪的冷笑﹕“陛下不怕伤害您的妹妹幺……金城告退。”

  李旦怔了一怔,良久没回过神来。他身边有些宦官宫女已经品出味儿来了,不禁神情复杂地转头看着金城的背影……她的胆子倒是真大,不过她倒是敢说,反正要出国门了,还有什幺好怕的?

  金城大步离开了殿前,远离之后她缓下脚步,变得六神无主,几乎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忽然想起了去年球场上那个黝黑青年的话“我为大唐的金城公主而战”,那个人虽然是亲戚,却是去年马球赛的时候才第一次注意到,甚至样子都没有瞧得太清楚,更不了解他的为人,谁知道他是不是只是为了出个风头呢……可是,确实让她感觉到了一丝希望,也许通过一系列努力能得到他的帮助也说不定呢。

  可是现在,一点点的希望都破灭了。

  荒蛮之地,难道我的一生就要在那种地方沉沦到老,空度余生……在偌大的宫廷里面,人口数万,因为没有至亲,能靠得上谁去呢?她对操纵自己命运的李旦父子,莫名地生出了一股怨气!

  愚蠢的太上皇!他难道看不明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