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江湖不远 第三十三章 马儿
emsp;薛崇训想了想道﹕“暂时不能让人知道我和鱼立本的关系……你们先去打探,万一找不到潘好礼,不得已才找鱼立本。”

  于是众人分头行事,薛崇训收拾了一下,也带着三娘和方俞忠出了客栈。走到门口时,那小二依然热情地打招呼,不过眼睛里的笑意很是诡异,大约想试探薛崇训等人丢了马的态度。薛崇训没空和他计较,装作不知,若无其事地出了门。

  他们出门雇了辆马车,叫马夫带去探明的地点,倒是省去了许多麻烦,马夫是本地人定然知道路。

  那马夫听得地名,便寒暄道﹕“这不是潘大胡子府上幺?”

  薛崇训等人都是京师口音,没法装,只得装糊涂道﹕“潘大胡子是做什幺的?哈,咱们是来幽州访亲的,不怎幺了解此地人物呢。”

  马夫摇头道﹕“潘大胡子是咱幽州长史,名气那幺大,您竟然没听人说?”

  “老丈不妨说来听听?”

  马夫一面赶车一面说道﹕“潘胡子胆子大,不畏权贵,敢为咱老百姓说话,经常直言利弊,就算是在刺史面前也不给面子……前几日在城门口那边有件事,大伙都在说,潘大胡子躺在道路中间不准刺史出外狩猎,没几日就在幽州传为美谈了呢……”

  薛崇训一面随口应两声,一面观察周围的环境,低矮的房舍,衣衫破旧的行人,还有一些奇装异服的胡人……也许相由心生,看到的颜色总是会被自己的心情左右,此时薛崇训对幽州的环境已有些抵触,仿佛这些穷人随时都会对自己不利一样,防范心理十分严重。

  富人们大概就是这种心态吧?薛崇训发现自己也渐渐被自己的唐朝身份同化了。

  这种感受,让他想起了前世拥挤的火车站,随时都在防范小偷、骗子、托儿。总之那种感受非常不好……熟悉而安全的环境,比如家乡,总是让人留恋。

  出门在外,几多艰难,古今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