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江湖不远 第一章 河水
msp; 老头儿听罢竖起大拇指﹕“这位郎君慷慨,汉子!听口音,你们是京里来的?”

  薛崇训拍了拍麻衣腰间的金鱼袋﹕“放心,衙门里我是戴乌纱的,不是坏人。”

  “眼拙,认不得那东西,嗬嗬。”老头笑道,“老头人外面黑,晒的,心可是红的。”

  于是一行人便上了老船夫的船,从黄河上去三门看地形。这老船夫挺健谈了,人也开朗,一边娴熟的驾着船顺流而下,一边还朗声闲聊。

  “您是衙门里的人,老头儿再给您讲个陕郡的故事,也是当官儿的。那官姓李,国姓哩,人人都想呆京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这李姓的官偏偏一门心思想到地方做实事。天子说成啊,你去陕郡吧。李姓的官儿就来咱们陕郡了,在这地方做什幺事儿才是千秋佳话?不用说,就是这有鬼门关之说的三门砥柱,李姓官拍着胸膛说老子就不信治不了你这河。”

  老船夫用黑漆漆的毛巾擦了一把汗,继续说道﹕“他就在三门山北侧的岩石上开动手,准备凿出一条新的航道,以取代旧航道。结果劳民伤财搞了一两年,都是石头怎幺挖?这可是黄河,不是弄个浅坑就了事的。现在新河摆在那里,只有涨潮的时候才有水通船,平时根本用不上。”

  薛崇训想了想笑道﹕“我就是来治河的,我也把话撂这儿,就不信治不了这河。”

  老船夫摇头笑道﹕“只当您是开玩笑的,愚公移山那得费多少血汗。老头儿替陕郡的老百姓求个情,儿郎们每年去上番(兵役的男人到京师或要塞驻防)都够呛,家里还得老爹妇孺下地撑着,要再这幺一移山……说句不好听的,您回去凤池夸,苦的是老百姓。”

  薛崇训道﹕“我不移山,我移人。这人不一定能胜天,但胜人还是可能的。哈哈,到时候河运大治,老船夫倒可以对儿孙们说说我坐过你的船。”

  这时黄河上的水仿佛霎时之间就变得湍急起来,老船夫道﹕“快到了,老头儿闻得到这水里的腥味儿,这可都是运赋税去京里那些人的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