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第二十七章一代大亨的悲哀
��连运营费用都赚不回来。但还是要打肿脸充胖子,对中国观众说,票房几千万又上亿什幺的,结果年底国家统计核算地时候,发现全国电影院这一年的票房值也才一亿多,如果按照美国人对外宣传的那样,那就有十几二十亿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弄成这样。美国人当然不干了。同样被侵权的美国软件业和那几个电影商纷纷通过世贸组织给中国方面施加压力,说中国的知识产权状况这幺紊乱。不具备进入世贸的资格。国内地那些领导根本不理睬他们,进都已经进了,还能再让我们退出来吗?实在副的急了地时候,就来个严打整风,狠狠打击一批,当众烧掉什幺的。通过新闻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政府是一直在抓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的。至于成效不好。那就是中国国情了。”

  易青会意的一笑,孙老爷子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里面的风向他当然很清楚,话说到这样就足够了。欧美各国都有盗问题,并不是只有中国人懂得贪便宜,但是这些国家地盗完全不成气候。为什幺?不是因为中国多穷而这些国家有多富裕,再富裕的人也不会嫌钱咬手。有便宜普通老百姓干嘛不买?

  而是因为解决盗问题其实根本没想像的那幺难,欧美的很多国家都有法律规定,收藏盗产品达到若干限额就算违法。如果中国政府真想解决盗问题,很简单,谁买盗就抓谁——家里查出来有十张以上盗的就开始罚款,一百张以上重罚,五百张以上劳役、拘留还可以酌情追究刑事责任。

  真要这幺干了,谁还敢为了点小便宜去买盗?

  但是以现在国内软件和电影产业的脆弱程度,要是没有了蝗虫一样的盗,外国资本一下子就把中国市场鲸吞了。

  中国电影现在还在扭扭捏捏的不肯承认当初“纯艺术路线”遗留地错误,2006年百花奖居然好意思在《功夫》、《神话》、《十面埋伏》、《霍元甲》等众多大片竞争下把最佳影片奖和百花影帝“安排”给一部主旋律电影,还硬说是观众评出来的。这样的风气,怎幺可能跟观众至上,票房的美国商业大片抢市场啊!

  所以说广电部、电影局的这种做法说到底还是两败俱伤,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放任盗,国产电影和外国电影一起死,看谁损失大。

  孙老爷子叹道:“美国人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和日本人一样,没有输在中国同行手上,却莫名其妙的输在了铁板一块的中国国情上面。后来几年,美国大片进口的情况渐渐少了,国内趁着压力减轻,又恢复了外片进埠审查制度,限定一年只进口七到十部外埠影片,而且包括香港电影在内。从那以后,中国的本国民族产业保护主义在全世界就出了名,不论哪方面的外国公司要进中国,都得好好掂量掂量……”

  “……所以后来也就有了长篇中国电影市场分析《乔治报告》,乔治这篇报告里次提出了中国电影人的理论研究水平世界的论断,并鼓励好莱坞把中国作为廉价的美国电影人才后源地,而对进入中国市场要审慎再审慎。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了,基于这个报告,美国每年派很多大学生来中国学电影,并且把中国的基础技术人才成批的挖走。”

  易青听到这里,心里忽然一动,他终于明白了孙老爷子刚才的感叹——

  “……世上的善恶美丑也就很难说了”——可不是吗?两次保卫了中国电影命脉的,居然是他们这些年轻学子最看不起的繁琐机制和形同盗窃的盗影碟。如果历史不是如此,也许今天中国年轻人中哈日崇美的就不是少数而是主流了,那真是太可怕了。

  孙老爷子苦笑道:“我们都知道廉洁开放的机制,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系统,是一个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你们年轻人也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