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夜宴
��子修兄方才一路上来,大约领略不少。”
周昂闻言摇头笑起来。
说话间,门从外面打开,却是方才引路那人重又回来,手里端了茶盘。
给两人每人倒上一杯茶,他正要转身告退,却又被高靖叫住,“且住!”然后对周昂介绍道:“子修兄,此乃我家仆,名高僮,以后若是因私事遣人送信,就是他去,子修兄莫要拒之门外。”
周昂闻言冲那高僮点了点头,而那高僮也又施一礼,这才转身出去了。
桌是方桌,不算很大,不像是摆大酒请大客的样子,二人对坐却是正好。但雅间其实很大,就不免显得有些空空荡荡。
两人喝着茶随意说些闲话的工夫,门再次被打开,又是那高僮率先进来,却是避在一旁,在他身后环佩铿锵,却是两个妙龄女子款步进来,逶迤施礼,口称“见过两位相公”,然后分开两边走过来,分别站到了两人身后。
周昂虽然一直过得都是苦日子,但在他过去的记忆里,也还是留下了一些去有钱的同学家里赴宴吃席的经验的。
吃花酒的话可以落怀,这些女子会给斟酒布菜,清谈的格局的话,这些女子侍立身后,做的就纯粹是斟酒的活儿了。
俗称叫“执壶”。
两女过后,又进来两名女子,一人怀抱琵琶,一人手执红牙拍板,进门来亦款款施礼如法,口称“两位相公万安”,高靖微微点头,道了声,“坐吧!”她们便应了声“谢相公!”,然后各自从角落处搬了胡凳,款款落座。
高靖笑道:“夜来无甚景致可供佐餐,便命周僮叫了小曲,或可下酒!”
周昂笑笑,道:“安平兄太客气了。”
高靖闻言也不答话,只是冲那高僮微微点头示意。
高僮转身离去,不一刻,十几样菜肴便流水般端了上来,摆了一桌。
两壶好酒,醴阳春。
身后女子布筷,执壶斟酒,然后退到身后。
不急着喝酒吃饭,高靖先吩咐一声,道:“唱些清淡的曲子来。”
于是那门口处侧身坐的两女子微微点头,顷刻间琵琶声动。
还别说,多了四个妙龄女子执壶唱曲,这雅间里顿时就不空了。
于是两人就着小曲,随口闲聊着,边吃边喝。
聊得尽是些读书、学问。
不知不觉间已是酒足饭饱。
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这是周昂第一次喝酒,还好,度数不高,又是纯粮食酿的,一壶约莫也就一斤多的样子,下肚之后跟喝两瓶啤酒的感觉差不多。
搁到上辈子,这就算是还没开始呢,但两世为人,身体素质、酒精耐受度都明显不一样,此时多少还是有些微醺的感觉。
江风徐来,不寒不暑,甚是畅快。
高靖也不命人添酒,只示意高僮赏了钱,命那四名女子都出去了。
房门一关,清风朗月。
高靖的手指在桌边轻叩两声,笑着问:“我闻令尊曾为县典史,市井之间,至今称颂,子修兄有意出仕乎?愿为典史,或愿为茂才?”
周昂闻言笑笑,心说终于来了。
周昂闻言摇头笑起来。
说话间,门从外面打开,却是方才引路那人重又回来,手里端了茶盘。
给两人每人倒上一杯茶,他正要转身告退,却又被高靖叫住,“且住!”然后对周昂介绍道:“子修兄,此乃我家仆,名高僮,以后若是因私事遣人送信,就是他去,子修兄莫要拒之门外。”
周昂闻言冲那高僮点了点头,而那高僮也又施一礼,这才转身出去了。
桌是方桌,不算很大,不像是摆大酒请大客的样子,二人对坐却是正好。但雅间其实很大,就不免显得有些空空荡荡。
两人喝着茶随意说些闲话的工夫,门再次被打开,又是那高僮率先进来,却是避在一旁,在他身后环佩铿锵,却是两个妙龄女子款步进来,逶迤施礼,口称“见过两位相公”,然后分开两边走过来,分别站到了两人身后。
周昂虽然一直过得都是苦日子,但在他过去的记忆里,也还是留下了一些去有钱的同学家里赴宴吃席的经验的。
吃花酒的话可以落怀,这些女子会给斟酒布菜,清谈的格局的话,这些女子侍立身后,做的就纯粹是斟酒的活儿了。
俗称叫“执壶”。
两女过后,又进来两名女子,一人怀抱琵琶,一人手执红牙拍板,进门来亦款款施礼如法,口称“两位相公万安”,高靖微微点头,道了声,“坐吧!”她们便应了声“谢相公!”,然后各自从角落处搬了胡凳,款款落座。
高靖笑道:“夜来无甚景致可供佐餐,便命周僮叫了小曲,或可下酒!”
周昂笑笑,道:“安平兄太客气了。”
高靖闻言也不答话,只是冲那高僮微微点头示意。
高僮转身离去,不一刻,十几样菜肴便流水般端了上来,摆了一桌。
两壶好酒,醴阳春。
身后女子布筷,执壶斟酒,然后退到身后。
不急着喝酒吃饭,高靖先吩咐一声,道:“唱些清淡的曲子来。”
于是那门口处侧身坐的两女子微微点头,顷刻间琵琶声动。
还别说,多了四个妙龄女子执壶唱曲,这雅间里顿时就不空了。
于是两人就着小曲,随口闲聊着,边吃边喝。
聊得尽是些读书、学问。
不知不觉间已是酒足饭饱。
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这是周昂第一次喝酒,还好,度数不高,又是纯粮食酿的,一壶约莫也就一斤多的样子,下肚之后跟喝两瓶啤酒的感觉差不多。
搁到上辈子,这就算是还没开始呢,但两世为人,身体素质、酒精耐受度都明显不一样,此时多少还是有些微醺的感觉。
江风徐来,不寒不暑,甚是畅快。
高靖也不命人添酒,只示意高僮赏了钱,命那四名女子都出去了。
房门一关,清风朗月。
高靖的手指在桌边轻叩两声,笑着问:“我闻令尊曾为县典史,市井之间,至今称颂,子修兄有意出仕乎?愿为典史,或愿为茂才?”
周昂闻言笑笑,心说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