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部分
��的捏。

  庭霜眼巴巴望着大军越行越远,正眼睛发酸脖子僵硬,忽见晨光又纵马跑了回来,登时激动得惊讶怦怦跳,难道那家伙还有什么话忘了交待,他改主意了?不去打仗了?明知道这个想法不可能,庭霜还是期待地盯着向他跑来的人。

  待听到晨光转达宝琪的第一道命令,先想法子筹五万银子的开拔费,否则他只好下令抢掠百姓。

  “他什么意思呀?”庭霜气得直跳。

  “领会精神。”晨光扔下一句某人的口头禅一溜烟跑了。

  庭霜体内暴力因子突涨,偏那家伙走远了,没法掐他的脖子,只好自己生气,你爷爷的,以前伸手要百十来文的工钱也罢了,现在直接要五万两银子,你以为我是造钱机器?

  等庭霜生完气,也理解宝琪的难处,封建旧军队不可能象□军队那样讲崇高的信仰,什么解放全人类啥的,为求克敌制胜,只能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个老法子。可是,赏从何来?如果朝廷筹不出饷,带兵的将官也只得慷他人之慨,也就是暗示或默许,打下一座城池可以抢掠三日,这其中也少不了j/y妇女了。

  想到宝琪的难处,庭霜一边咒骂一边召集智囊团想法子。

  庭霜做事的原则是重大决策前先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他的智囊团有农业人员,李昌富张大全什么的,还有工商业智囊,史杰,胡君宪等人,还有相当于本时代百科全书的老活宝卫显。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沈琴书。

  琴书也是饱读诗书历史的学子,首先援引前朝先例,提议发行钞票。

  战争是吃钱的怪兽,战乱一起,成千上万的银子砸下去都听不见个响,偏偏本朝入关后为了减免人民负担争取民心,下过一条谕令:“永不加赋”。所以地丁钱粮上也就是农业税就不能重征。

  皇帝一心为公,连自己的私房腰包都掏了,削减宫内开支,百官减半发俸,最后掌国库的户部和掌皇帝私房的内务府都表示库房见底,很难支付巨额的军费开支。逢上这种情况,按历史上的做法,无非是捐纳卖爵什么的。

  可是捐纳卖官什么的,初期还凑合,能捐的人捐完了就没得搜刮了,急了还易引发变乱。

  所以,琴书提议发行钞票。中国历史上最早发行钞票的是元代,为了应付庞大的军需发行了钞票。

  庭霜对元代历史不很了解,不知道元代发行钞票结果如何,但是他能猜到结果肯定不好,因为如果发行钞票可行的话,后世怎么还在用那极不方便的银子铜钱当货币?

  清代历史他是很了解的,咸丰年间,洪杨起事,为了剿灭太平天国,清政府为筹巨额军费,发行了户部宝钞,结果呢?京城物价一天三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以物易物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意味着国家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更要命的是吏治腐败,发行四千万两钞票,被贪污的就有一千万之巨,权臣肃顺借机掀起户部宝钞案,想整垮当时掌管户部的大学士周祖培,周为反抗自保转而支持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整垮肃顺,整个朝廷上层弄的腥风血雨。

  至于后世国民党滥发金元券啥的更是弄的国家经济崩溃不提。

  所以,发行钞票一说,不可行。

  庭霜没有直接否决,只反问一句:“元代发行钞票结果如何?”

  琴书马上不吭声了,他也知道前朝发行钞票的前车之鉴。

  庭霜想到了借债,外债就不用想了,目前国家虽未闭关锁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