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部分
就说不过去了,事实证明,只要把聪明才智引到正路上,加以鼓励和引导,就能发挥人的潜力。

  因为庭霜反感叫姑娘陪酒,所以庭辉想出了新花样招顾客,就是送外敬,客人叫四菜一汤,馆子再外敬一两道或是三四道,比如炒年糕,炸元宵,炒枸杞芽,拌山野菜,蒸菜什么的。蒸菜花样多,蒸土豆丝萝卜丝芹菜叶什么的,春天可以蒸槐花白蒿蒲公英啥的,都是不太贵的农家菜,这样的外敬虽不值几个钱,却让客人心里也有些不安,招了不少回头客。

  也有吃腻了肠子的富人对农家菜感兴趣,在农村,青黄不接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拿来吃,激发了很多巧手妇女的创造力,可以把人畜同食的东西做的味道很好。干这个大英子很拿手,可以连做好几天不重样,浇在上面的调汁也是五花八门。

  庭霜忙完开铺子的事,又买了个新农具回到村里,把铺子的管理权完全交给掌柜的,用现代话说就是经理。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是使企业走向正常化发展的途径,虽然只是个饭店和小铺子,庭霜还是打算用企业的经营理念来管理,正如宝琪所说的,他不应该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自己一手抓。

  回到家里,只见院子拉了好几道绳子,挂着一串串豆角,茄子什么的,茄子囫囵晒不透,所以打个花刀一抻两尺长往绳了一挂就得。帘子上晒着土豆干红薯干,这些东西要晒干在冬春季青黄不接的时候吃的,味道不如新鲜菜好,可是经过庭霜的手一做,非常好吃,秘诀简单,就是多放油多放r,油汪汪的贼香。炖小j做红烧r时一放,吃起来劲道,又吸足了油,r味全在里面,他最喜欢吃这个。

  整完地就该播种,为了提高效率,庭霜买了架播种机,播种是个技巧活,点种要整齐,不能多了不能少了,不能深了也不能浅了,没做惯农活的人还干不了,所以古代有人发明了播种器,就是用点葫芦。汉代有人发明了更牛b的类似播种机的东西,也就是耧车,象个手推车,车身装种子,下面三只脚,但是这三只脚是空心的,尖尖的脚可以开沟,一边开沟,一边把种子通过三只脚撒到土里,同时覆盖。赶着牛拉着耧车走一趟,连开沟带撒种带覆盖一次性完成,而且等行距等深浅,省时省力高效率。

  去年庭霜看见这古代播种机时眼珠子快掉下来,这就是现代播种机的祖宗啊,只是用的不是电力,得用人或牲畜来拉。当时就恨不得搬回家用用,可惜没钱,这回有了钱,马上买了一架回村,亲自赶着牛拉着耧车跑了一趟,一天就播了一顷地。

  正干的来劲,县长齐重煜突然派人找他有事,庭霜不知道什么事,赶紧换了出门的衣裳,进了县衙,齐重煜也没二话直奔正题,说省里来文件,急要各县催交税粮,越快越好。可是秋收刚开始,粮食要收齐至少得十来天,可是省里催得很急,要求就这几天马上启运。齐重煜接了命令着急,找庭霜来想办法。

  庭霜马上警惕起来,这么急着催粮,难道要开仗了?

  作者有话要说:古代的播种机,三脚的,开沟播种覆盖一次性完成。环保无噪音。看不清再换个大的。还看不清自己想象。

  紧急征粮

  庭霜警惕起来,这么急着催粮,难道要开仗了?

  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齐重煜拿出最近的邸抄,上面说京城地区最近发生了地震,漕运也受了影响,所以朝廷急调邻近省份的秋粮入京。

  庭霜急问到底是几级地震,当然古代人不可能把地震根据当量分级的,邸抄上只说房屋倒塌若干,人员伤亡若干,人心浮动,市面萧条,所以要提前调秋粮入京。

  齐重煜神情严肃:“如今天降异象,地现灾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