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天龙八部之风流虚雨 第六十六回、天山童佬(二)
��山里逃去,师叔必然不会马上追到。」

  童姥闻言大喜,道:「你这小鬼倒是聪明的很。」

  于虚雨知道童姥练功需喝热血,他凝功运用耳力,用一块小石击中旁中树枝上一只小鸟,拿到童姥面前,道:「师伯先练功,待会我们再走。」

  童姥以为无涯子曾跟于虚雨讲过自己练功法门,道:「想不到你那师父什幺也说给你听。」

  说完盘膝而坐,咬往小鸟脖子,吮吸小鸟之血,不一时鼻中吐出来的白气缠住她脑袋周围,缭绕不散,渐渐愈来愈浓,成为一团白雾,将她面目都遮没了,跟着只听得她全身骨节格格作响,犹如爆豆。

  过了良久,爆豆声渐轻渐稀,跟着那团白雾也渐渐淡了,见那女童鼻孔中不断吸入白雾,待得白雾吸尽,那女童睁开双眼,缓缓站起。于虚雨定眼一看,只觉那童姥脸上神情发生变化,知道她运功一次,等于长大一岁。

  如此十余日下来,每日于虚雨或捉一条鹿、或是山鸡,等童姥吸血练功后,他便将它们烧好,与童佬分食。两人每日赶路半日,其余半日童姥除了练功,指点于虚雨逍遥派的精妙掌法、剑法。

  于虚雨用心记忆,这些精妙手法一气呵成,虽只五六个招式,但每个招式之中,身法、步法、掌法、招法,均有十分奇特之处,双足如何站,上身如何斜,实是繁复之极。所幸于虚雨身具无涯子毕生修为,悟性又高,童佬所教的法门,只须练习二三遍,就能将所有招式全都演得无误。

  童姥道:「你师父有你作为传人,真是万幸之事。我们年龄已大,都无雄心壮志。本门发扬光大,你肩上担子委实不轻。」

  她看起来是十来岁女童的身躯,模样是十七八岁的模样,语调却老于世故,这几样综合在童姥身上,非常的不协调。

  她感叹完毕,开始指点于虚雨,道:「本门手法,旨在准确,运气所行部位不能有丝毫偏差。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临敌之际,务须镇静从事,若有半分参差,不但打不倒敌人,自己的性命反而交在对方手中了。」

  再过十几日,童姥已无招可教,又将「生死符」的用法与解法传给于虚雨。「生无符」手法与「天山折梅手」运功方法大同小异,于虚雨有「天山折梅手」为基础,不过半日,已将手法运用熟练。

  童姥的容貌日日均有变化,自十余日前,已自一个八九岁的女童变为二十余岁的少女了,只是身形如旧,仍然是十分矮小而已。

  于虚雨背着童姥,心态也逐渐异样起来。童姥虽然年龄已近百岁,但她每隔三十年返老还童,身体却未变老。此时她容色娇艳,眼波盈盈,直是个美貌的大姑娘。

  这日于虚雨要去背她,见童姥嘻嘻一笑,玉颜生春,双颊晕红,顾盼嫣然,不免有些不自然,童姥问他道:「你可有什幺不适?」

  于虚雨道:「师伯如今已非几日前,为女童身体,现在貌美如花,我担心如此亲近,败坏师伯名节。」

  童姥闻言,娇笑道:「小鬼头胡说八道,师伯是九十六岁的老太婆,你背负我一下败坏什幺名节?」

  但于虚雨称赞她美丽,童姥却是觉得心里舒坦,当日伏在于虚雨背上,感觉他强烈的男子气息,不由有些心摇神荡,不由想起当年与无涯子相处时的情境,不觉有些失神。将于虚雨的背部当成了无涯子,将前胸紧紧贴在于虚雨背上。

  于虚雨正在运行轻功,在树梢上跳跃奔走,忽然觉得身后温玉摩擦,不由有些分神,气息一乱,险些从树梢上摔下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