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教授 十五
��儿子确实成熟了,丁一望着场内那个飞奔的矫健身影,心里无限感叹。许多年前丁一第一次领着儿子来到这个溜冰场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时他还是小不点,丁一原本只是想让他学习溜冰,将来有个业余爱好。不成想报名时旁边的冰球场里欢声雷动,吸引了儿子的眼球,吵着要去学冰球。没有办法,丁一只好给他报名。因为亚洲人种的个子偏小,丁一也没做什么指望,玩玩而已。结果他从一开始的跌跌撞撞里慢慢成长起来,冰球服和冰刀鞋买了又换,换了又买,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像那么事了。后来参加不同年龄段俱乐部比赛,一级级地往上打,深得教练喜爱。虽然身体不是很出众,但是他很聪明灵巧,肯动脑子,特别是非常专注,不服输,一路上来,就成了俱乐部和校队里的支柱。得益于常年累月的打球运动,他的身体非常结实,速度奇快,后来连个子也窜了起来。当然,他的鼻梁断过,胳膊折过,在月琴的抗议声中,在丁一的支持下,他一如既往地飞奔。月琴看过几次冰球比赛,那激烈的撞击和满场的冰杆飞舞,吓得月琴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从此再也不愿意现场观看冰球。但是brian每次抱奖杯时她都精心收好,在家里地下室专门整理了一块地方安放这些奖杯,这是她心中的骄傲和自豪。丁一想着,忆着,他突然明白了儿子身上闯劲的原动力来自于何方。

  小萍她们大概是第一次看冰球,不时地大呼小叫,不懂得地方就问judy,让她一一解答。终场时,因为没有守门员,丁一他们队输了一个球。家的路上,小萍对brian崇拜到了极点,她说要给brian画一幅像。

  周末到了,brian要离开家去非洲工作,月琴忙前忙后为他收拾东西,眼睛红红的。在别人眼里,brian的独立处事非常优秀,都是别人依赖他。可是在月琴眼里,他永远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孩。临走的那几天,她为儿子做了许多好吃的,不时嘱咐儿子一定要当心,没事要多给家里打电话发email。brian像做错了什么事,懂事地点着头,跟在月琴身后形影不离,安慰妈妈不要担心。偏偏judy不懂事,对月琴说:“到非洲is a cool thing to do。 i will do the same thing iure after my graduation from college。”brian狠狠地盯了一眼judy,judy伸了一下舌头不作声了。月琴听了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这天一大早,一家人开车到机场送行。在安检前面,brian和家人一一相拥言别。月琴将儿子的衣服拉好,反复打量,念念不舍地看着儿子背着行李进去通过安检,就像以前每一次送儿子那样。安检完了,brian头招手,向大家挥别,一脸阳光,然后消失在机场人群的人头攒动里。来的路上,judy听着mp3,丁一开着车,月琴则看着窗外的红叶,默然无声。

  到家里,电话里有个录音,是老莫从公共电话里打来的,丁一预计这两天他会来电话。电话里老莫说他昨天刚来,想约丁一见个面,自己守着公共电话等音。丁一将电话打去,老莫那沙哑的嗓音在电话里响起。丁一让他和太太今天晚上一起过来吃个晚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