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教授 十一
说:“每次都能向您学到许多东西,经您这么一改,我心里就有底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有了您和您美国实验室做后盾,我的信心爆满。剩下来就是院里学校里公关的事情了。”

  “谢谢您丁教授,这次有幸和您相识,学到了太多的东西,获益匪浅。希望您以后多加指导。希望您经常来?”鞠进诚恳地要求。

  “我有点懒惰,不喜欢到处跑。如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e-mail联系。视频也行。”

  洪涛对鞠进说:“鞠老师,能不能明天麻烦你送一下丁老师,我正好有一个会要开,时间上有冲突。”鞠进非常乐意地点点头。

  下午,丁一又去了一趟素梅的家。他将宁任送的钱余下部分都给了素梅。素梅执意不要,丁一说:“拿着吧,也不是很多。小毛走了,就剩你一个人,以后多多照顾自己。”说着两人的眼睛都有点泛红。其实丁一将这些钱分掉送出时,心里还是有些顾虑的,这不是同流污地贪污受贿是什么。不过转念一想,如果不这样用,这钱还不知到哪里去腐败了,起码钱用到了该用的地方。这事只有天知地知,宁任知,自己知。丁一当过知青,办事有时不那么较真,当年为了城,啥手段没有使过。当大家都是魔鬼时,何必做那正人君子。

  素梅说:“你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这许多年来,小毛以前的许多朋友和战友都和我们慢慢疏远了,还不是嫌我们穷,没地位。小毛硬气,也不去求他们。他就是老念叨你,说不忘记我们这个穷朋友。”

  “小毛不在了,如果遇到一个适的,再找一个伴。为了他,你付出得太多了。”丁一劝道。

  素梅捋了捋花白的头发,摇摇头,“算了,我这叫着清贫乐。现在这年代,再也没有小毛那样高尚的人了。能和他相聚一辈子,不亏,我挺满足的。现在这个物欲会里,想找一个情投意、相知相己的人,没有罗。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想吃鸡蛋葱花面。”丁一见问脱口而出。

  素梅听了笑了,“这年月,还记得那个。什么好东西。”

  “三十年前我出国,你给我下过一碗鸡蛋面,好吃,还记得。”丁一笑得像个孩子。许多年以前丁一出国,那时物质贫乏,小毛和素梅用了一碗鸡蛋面为他饯行,在当时,这可是好招待。时隔多年,丁一当然还记得。素梅被他的话感动,打开煤气炉,为他下了一碗鸡蛋面,上面放了葱花,浇上麻油,立刻香气扑鼻。热气腾腾中,丁一哗啦哗啦带着响声将一碗面条很快收拾进了肚子里去,心满意足。素梅在一旁满意地看着,怜爱地直摇头,嘴里说:“哪里像个教授的吃相。”

  丁一从素梅家里出来,沿街逛商店,想给太太买点东西。一路看去,他什么都没舍得买,因为太贵。丁一已经三年没有来了,没想到中国的物价一下窜得比美国还贵。在美国时,时不时听见中国的同事朋友提到中国的物价贵,说在中国买东西不值,当时没在意,现在发现果不其然。他踅进了一家类似于美国mall一样的大商场,里面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欢迎光临”,两旁服务员躬着身子笑容可掬,亲切之声不绝于耳。他看中了一件毛衣,花色做工均满意,太太一定喜欢。于是翻看价钱,我的妈,标价四千多元人民币。十多年前,丁一给太太买过一件类似质地的毛衣,大概两三元人民币。在美国,一多美元就能买很好的一件毛衣了,算下来也不过六七人民币。难怪许多到美国去旅游的中国人喜欢购物带中国,美其名曰扫货。一个“扫”字,就将买便宜东西的心态勾画表露无遗。丁一又看了几件,都是贵得离谱,他怕买去了太太会责备自己不会买东西,于是作罢。

  丁一在明晃晃的商店里漫无目的地闲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