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不欢而散
�三,心虚。刘表入主荆州好歹已有几年,跟蔡氏又有姻亲之谊,蔡家近两代迅速崛起,中间那些不光彩的事情,刘表多少有耳闻,真翻旧帐,蔡氏过去那些肮脏事迹怕是很难遮掩牢实,偏生鱼不智这厮一根筋,刘表若断然拒绝,天知道这厮搞出什么妖蛾子,不如先应下,后续慢慢拖。

  第四,刘表需要判断鱼不智的真实意图。刚跟益州府干过一仗,搞得刘焉灰头土脸,余波未平,便马不停蹄杀到荆州,怎么看都象是另有目的。益州吃瘪,是因为先跳进逐鹿领挖的坑,内有鱼不智激化派系矛盾,外有凉州系当帮凶,刘焉内外交煎,没办法招架,不得不低头认怂。考虑到逐鹿领先前手段,刘表对鱼不智突然东来着实有点怵,这厮准备了什么阴谋?

  最后,荆州府需要评估,逐鹿领对燕氏公案调查的决心。是随口说说,还是矢志讨公道?是兴之所至,抑或谋定而后动的认真行为?这些细节,未必会改变荆州府应对危局的方式,但至少能让州府心中有数,减少误判,以便作出更及时精准、更有针对性的应对。

  刘表表示燕氏公案已过去多年,且燕氏几乎族灭,仅余一位孤女存世,重新查案恐耗时良久,想拖时间搞所谓“初步调查”,时间起码一个月往上。但鱼不智显然没那么好糊弄,据理力争,最终初步调查期被缩短至半个月。

  半个月一到,鱼不智准时飞到襄阳。

  荆州府的“初步调查”,显然不会有什么结果,无非做做样子。

  理由也充分:事情发生在八年前,燕氏庄园被武陵寇突袭攻破,家主一脉青壮当场被杀,虽说其他家族及时赶到,迫使贼寇退走,燕氏小一辈活下来的也没几个。找不到有力人证物证,蔡氏又矢口否认,州府能怎样?

  实际上,除燕姬被视为不详之人远走,留在襄阳的还有三名家主后裔,前几年先后因病或意外夭亡。由于看着都是自然死亡,蔡氏家主又曾被逼得立誓,不得再用阴暗手段对付襄阳家族,众人纵然有疑,也不好说什么。

  换句话说,昔日燕氏家主一脉除燕姬还在,其他人都死绝了。

  后来接掌燕氏家主的旁支,便成了受益者。新家主本该推动调查真相,但继任家主比较懦弱,忌惮蔡氏势力,且蔡氏受到襄阳家族联手仇杀报复,支撑不住,主动设法对受害家族变相补偿,那继任家主自认为拿了人好处,死的也不是自家这一脉,真追究也不会有结果,便认了命,不再追查真相。

  事发数年,燕氏现任家主缺乏报仇意愿,荆州府调查结果自然不理想。

  刘表不愿跟鱼不智有太多交道,而且查案子这种事,也轮不到州牧来,负责调查燕氏公案的是蒯良。半月之期满时,也是由蒯良负责接待鱼不智。

  蒯良知鱼不智来者不善,自己接了个烫手山芋,也只得硬着头皮周旋。好在他是豪族名士,待人接物极有礼数,说话更是滴水不漏,以三寸之舌,将荆州府敷衍的调查,吹成穷尽洪荒之力,意思是查不出来,不能怪州府。倒是武陵寇犯下恶行,荆州府必不姑息,已向武陵发出公文,严令近期调派郡兵对武陵寇发起征剿行动,以彰国法,以祭燕氏。

  末了蒯良说,刘表对燕氏遭遇很同情,愿对燕氏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燕氏复兴。很明显,这是荆州府作出的妥协姿态,但这份妥协不白给,蒯良暗示,希望燕氏放弃对蔡氏的追究。

  鱼不智耐着性子听完,冷冷道:“也就是说,燕氏讨不到公道了?”

  “查无实证,如之奈何?”

  蒯良语气依然谦恭平静,眼眸深处却掠过一抹愠意。他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