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迷情(1)
  2019年10月13日

  故事要从许多年前说起,那是发生在一个地处西南边境的一个,偏远山区里

  的小村庄里的,一些事。

  据记载,此村乃明朝时期一李姓宗族搬迁至此所立,顾名思义,李村。严林

  曾听老村长说过,宗族乃盛唐皇帝李世民之后,那会他年纪尚小,居然信以为真,

  突然觉得自己平添了几分贵族气息,俨然忘记了自己姓严不姓李,一直到上了中

  学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才开始对此说法嗤之以鼻,那不过是乡野村夫往自己脸上

  贴金,强行认祖归宗的无稽之谈。

  这紧靠边境的群山之中,除了李村还错落着其他4条村落,分别是张村、北

  村、山阴村及东阳村。山村进出交通条件非常恶劣,路基本是靠踩出来的,一直

  到民国时期才修了一条土公路。后来战事爆发,土公路被炸了个稀巴烂,修修补

  补的,早几年修了一条混凝土公路通往40来公里外的黄龙镇,还以为好日来了,

  结果没个两年,那豆<img src&“toimgdatafu2.png&“ >渣工程的路就烂得不成样了,而那主管此事的领导一年前

  就下马了,承包商早就不知所踪。

  所谓路通财通,没有路就没有财,因此这5条小村落同病相连,贫困村的称

  号一挂就挂了好多年。

  但别看这穷乡僻壤的,这些年却出了好几个全省都排得上号的大老板。因此

  相比其他山区那些要爬山涉水去上学的娃,严林要幸福得多,在五村之间,那几

  个大老板集资将原本破烂的小学扩建成了中学。当其时可是件大新闻,各大报纸

  都刊登了,我印象记得人民日报的标题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穷山村富

  教育】

  那年严林17岁,正读高二。

  虽然村子是贫困村,但严林家里并不贫困,托祖辈的福荫,在村里算是小康

  之家。改革开放,和大多数农村家庭一样,严林的父亲严和平在他很小的时候,

  就走南闯北去了。其实严和平话说得好听,不过就是在临近的城市打着散工,每

  个月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严和平并不是个有能耐的人,偏偏自视甚高,每当存

  了点钱,就耐不住和朋友「做生意」,结果毫无疑问总是赔了个精光,所以那么

  多年来,家里的状况是每况愈下。

  偏偏就是这么一个人,却娶了隔壁村的村花,也就是严林的母亲,张凤兰。

  张凤兰可不比严和平这个愣头青,年轻时就名声在外,打小起就长得出落大

  方、钟灵毓秀,完全没有一点儿农村姑娘的样子。长辈们都说这孩子将来必定飞

  上枝头变凤凰。张凤兰自己也倒是争气,那时候村里只有小学,要上中学必须要

  到镇里去,所以村里绝大部分女孩子普遍读完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