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郊
p;“我的事要说清,得从出生说起。我刚一落地,生父就和母亲离婚了。我至今没见过他,只知道他姓韦,是个武官,而他抛妻弃女的原因,明面上是嫌母亲没能生下男孩,实则是他另有所爱。
他与母亲是遵从父母之命,但与所爱却是青梅竹马,情根深种。离婚时,祖父母已逝,既无人管束,他便很快迎了那个女人进门,还有,他们的女儿。可笑的是,这个女儿是我的姐姐,不是妹妹。外妇之女竟比嫡妻之女年长,姓韦的是一直在践踏我母亲的尊严!”
云安说得冷静、激愤,却未流露一丝悲戚的神情。郑梦观一直是怜惜,渐次就变成了心疼:或许这丫头是在强忍,忍了许多年。
“后来,我母亲带着我回了樊城娘家,樊城就是邻郡,我们来时经过的。”云安却还能闲笑,并不一味痛陈往事,好似刻意惹人顾怜一般,“柳家也没什么亲戚了,母亲一直独居旧宅,直到一年多后遇见了父亲。父亲那时还只是樊城县尉,虽是大家出身,但起初仕途并不顺利。他的嫡妻杨氏夫人早逝,留下三个孩子却只能由乳母看顾,所以他娶了母亲之后,就把家中一切交给了母亲。”
说到这里,云安低下头去,两手把弄茶碗,显得几分忧虑、迟疑,辗转才又启齿:“父亲是个善良的人,待我们母女很好,只是终究忙于公务,甚少体贴家事,而,他那三个孩子偏偏又是极难相处。你所见的,他们待你的样子,原不与我们母女沾半分情面,他们是看重裴郑两家的渊源。”
郑梦观这才回想,又思及方才裴紫瑶与云安争执的话,懂了。他不觉伸手抚了抚云安的脑袋,却又想不出合适的安慰之言。
“长久以来,我母亲其实很辛苦,付出再多真心也只能换来他们的冷眼,而这些委屈她又不愿与父亲说。她感激父亲救她于水火,感激父亲的信任托付,我一直觉得他们的夫妻之情多半是恩情。”
云安再次停顿,面带不忍,两手交握,攥得筋骨凸起:“我可怜母亲,为她不值,但也与她……关系不好。因为自从两岁上到了裴家,她的心就不在我这里了。她常常为了周全裴家儿女就数落我,我做什么都是错的。后来我大了些,心里越发不平,就总和她顶撞,故意做一些叛逆之事,比如,学骑马。”
原来,这丫头跑去和马商学骑马是这种缘故。二郎现在不觉得匪夷所思了,心底更理解了云安一层,小小女孩,还能有什么办法?
“二郎,你方才在墙下,一定听见我说替裴紫瑶远嫁的话了吧?”云安忽而提起语调,眼中泛出期许之意,待见二郎稳稳点头,一片期许又被蹙起的眉间锁住了,“我不想瞒你,我自愿替嫁,起初只是为了利用,利用郑家的门第,利用两家的渊源。”
二郎不可谓不在意,却也未表露不满,他想了想道:“你是觉得如此做就成了裴家的恩人,好让他们另眼相待。”
“是,也不全是。”云安应得干脆,也觉得二郎这样想很平常,“既与母亲不和,徒然在她身边也只会让她生气,不如趁机远嫁,反而能以恩情和夫家的门第为她撑腰。若我从来都是一个人,断不会依附旁人而活,可我还有母亲。她的性子太过软弱,又太过贤德,总觉得这世上种善因就会得善果,吃了半辈子的亏也没有放弃。我带不走她,也改变不了她,所以只有抓住机会赌一次!”
“就拿你的终身大事赌吗?!”二郎终于急切起来,“倘若遇人不淑,你就不想后果?!”
二郎在担心自己,本是局中人,却说得好像与他毫不相干。云安扬了扬嘴角,似笑非笑:“素戴倒是问过我类似的话,只是,落子无悔。二郎,你要知道,我这样的人,除了终身大事,就再无本
他与母亲是遵从父母之命,但与所爱却是青梅竹马,情根深种。离婚时,祖父母已逝,既无人管束,他便很快迎了那个女人进门,还有,他们的女儿。可笑的是,这个女儿是我的姐姐,不是妹妹。外妇之女竟比嫡妻之女年长,姓韦的是一直在践踏我母亲的尊严!”
云安说得冷静、激愤,却未流露一丝悲戚的神情。郑梦观一直是怜惜,渐次就变成了心疼:或许这丫头是在强忍,忍了许多年。
“后来,我母亲带着我回了樊城娘家,樊城就是邻郡,我们来时经过的。”云安却还能闲笑,并不一味痛陈往事,好似刻意惹人顾怜一般,“柳家也没什么亲戚了,母亲一直独居旧宅,直到一年多后遇见了父亲。父亲那时还只是樊城县尉,虽是大家出身,但起初仕途并不顺利。他的嫡妻杨氏夫人早逝,留下三个孩子却只能由乳母看顾,所以他娶了母亲之后,就把家中一切交给了母亲。”
说到这里,云安低下头去,两手把弄茶碗,显得几分忧虑、迟疑,辗转才又启齿:“父亲是个善良的人,待我们母女很好,只是终究忙于公务,甚少体贴家事,而,他那三个孩子偏偏又是极难相处。你所见的,他们待你的样子,原不与我们母女沾半分情面,他们是看重裴郑两家的渊源。”
郑梦观这才回想,又思及方才裴紫瑶与云安争执的话,懂了。他不觉伸手抚了抚云安的脑袋,却又想不出合适的安慰之言。
“长久以来,我母亲其实很辛苦,付出再多真心也只能换来他们的冷眼,而这些委屈她又不愿与父亲说。她感激父亲救她于水火,感激父亲的信任托付,我一直觉得他们的夫妻之情多半是恩情。”
云安再次停顿,面带不忍,两手交握,攥得筋骨凸起:“我可怜母亲,为她不值,但也与她……关系不好。因为自从两岁上到了裴家,她的心就不在我这里了。她常常为了周全裴家儿女就数落我,我做什么都是错的。后来我大了些,心里越发不平,就总和她顶撞,故意做一些叛逆之事,比如,学骑马。”
原来,这丫头跑去和马商学骑马是这种缘故。二郎现在不觉得匪夷所思了,心底更理解了云安一层,小小女孩,还能有什么办法?
“二郎,你方才在墙下,一定听见我说替裴紫瑶远嫁的话了吧?”云安忽而提起语调,眼中泛出期许之意,待见二郎稳稳点头,一片期许又被蹙起的眉间锁住了,“我不想瞒你,我自愿替嫁,起初只是为了利用,利用郑家的门第,利用两家的渊源。”
二郎不可谓不在意,却也未表露不满,他想了想道:“你是觉得如此做就成了裴家的恩人,好让他们另眼相待。”
“是,也不全是。”云安应得干脆,也觉得二郎这样想很平常,“既与母亲不和,徒然在她身边也只会让她生气,不如趁机远嫁,反而能以恩情和夫家的门第为她撑腰。若我从来都是一个人,断不会依附旁人而活,可我还有母亲。她的性子太过软弱,又太过贤德,总觉得这世上种善因就会得善果,吃了半辈子的亏也没有放弃。我带不走她,也改变不了她,所以只有抓住机会赌一次!”
“就拿你的终身大事赌吗?!”二郎终于急切起来,“倘若遇人不淑,你就不想后果?!”
二郎在担心自己,本是局中人,却说得好像与他毫不相干。云安扬了扬嘴角,似笑非笑:“素戴倒是问过我类似的话,只是,落子无悔。二郎,你要知道,我这样的人,除了终身大事,就再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