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刘玄德长大了
  自从刘备告别了恩师,便和刘德然两人一同上路了,虽不至于感到孤单,但也谈不上热闹。而此时一行五个人,比原先热闹不说,在这荒郊野岭的路上,人多互相也有个照应,心里也踏实。尤其是刚刚结交的关羽,虽说自己与他才刚认识不久,但是他身上的气质使得自己对他颇有好感。此人相貌堂堂,为人正义,功夫了得,如若与此人深交,将来没准会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肱骨之人呀。

  此时刘备若有所思地说道:“云长,不知你的亲戚家在何处,刘备希望改日前去登门拜访,不知方便与否?”

  关羽本是河东郡人,在涿县哪来的亲戚,此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支支吾吾,幸好他的脸本来就红,别人看不出其神色变化。见刘备问起,那也没办法,只好说道:“具体位置我亦不知道,我家人只告诉了我大概的位置,我去那儿找找应该就可以找到了。”

  刘备见关羽不肯说出地址,以为是有意疏远,便也不好强求,笑着说道:“那也行,反正都是在一个县,以后大家可以经常出来聚聚。”

  关羽笑道:“那是自然。”

  再走一段路程就要到涿县了,前方人来人往亦多了起来,忽而见一群头戴黄巾的流民急匆匆地迎面而来。刘备暗想,这些太平道的人都已经开始渗入到了涿县,发展的速度也太快了,虽说这里面的人都是一些穷苦的流浪百姓,虽说他们都是大汉的子民,但是他们的思想却并非是向着大汉了,此时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不知道眼前这些人急匆匆地去往何处。

  “娘,我看到大娘啦。”

  听常生一说,常生的母亲才发现这支流民原来是自己的乡亲父老,于是喊道:“嫂嫂,终于找到你们啦!”

  “弟妹,你们在这里呀,让我好一阵担心。”

  “嫂嫂,我没事,多亏了这几位英雄少年帮忙,我才找到你们的。”

  此时刘备见他们都认识,于是好奇地问道:“这位大娘,你们这是从哪里来呀?怎么又往回走啦?”

  “我们一行人都是大贤良师的信徒,原先我们是去涿县传教的,但是该县的县令硬是不准我们在此地待着,说什么都要把我们赶出来,我们没办法,怕他对我们动粗,便只好都跑出来了。”

  刘备暗自说道:“原来如此,想必该县的县令定是一位有识之士,做事雷厉风行,办事亦是铁腕手段。”

  “各位小兄弟,那我和常生就在此和你们告别了,这一路上真的是太谢谢你们了。”

  刘备,刘德然,关羽三人和他们互相寒暄了几句,便和他们一一告别。

  此时关羽亦是疑惑,他不知这些人是干嘛的,只是刚才听他们说什么大贤良师,传教什么的,便向刘备问道:“玄德,这些人都是什么来历呀?”

  刘备此时皱着眉头仿佛思考着什么,见关羽问他,就向他解释:“这些人是各地的流民,因没粮食吃便都投靠了一个自称大贤良师的人,这个大贤良师会给他们吃的,还会给他们看病,但是要求是他们得加入一个叫太平道的教派,还要各处帮这个大贤良师宣传太平道的思想。这些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们这些活动都是有组织的,而且范围已达到八个州,人数已达到数十万,我担心这个大贤良师用心不轨呀。”

  关羽听了,忽而笑着说道:“话虽如此,即便那大贤良师真的有不轨的行为,他所依靠的都是些未识一丁之人,又能掀起什么风浪呢。”

  刘备听了关羽的话,心想此人哪里都好,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