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枪棒高手
至会为了一场争论,而没日没夜的泡在学校图书馆,去查阅和自己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历史文献资料。

  他后来开主题农家乐,就是那时候打下的人脉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陈宪渐渐知道了一些真正武术典籍,比如戚继光《纪效新书》里收录的“杨家六合八母枪法”,比如和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的俞大猷所著《剑经》,明末清初枪术名家吴殳所著的《手臂录》等……

  知道了这些历史上真正存在的武术典籍后,陈宪如获至宝,将这些典籍从网上下载下来,并尝试着按照典籍习练。

  在研究练习过程中,陈宪发现,吴殳所著的《手臂录》一书,对武术,特别是枪法的讲述最是全面,不但记录了招式和练习方法,而且对枪法原理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说明,是诸多武术典籍中,最具实际操作性的。

  而且在研究中,陈宪也发现,古代习武,最重枪棒,而不是什么刀法剑法,也只有枪棒之术,才能在战场上拿得出手。

  了解到这些,陈宪自然而然就对枪棒之术最是上心。

  大学毕业后,他在济南郊区的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找到了工作,干脆就在公司不远处租了一个老旧的农家院子,方便练武。

  后来丢了工作,开办起农家乐,陈宪更是拉着手下同好的几个伙计给自己喂招,练习枪法。

  他从练武到如今也有七八年的功夫,虽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但他自信只要有一根棍子在手,三五个普通大汉都难近身。

  陈宪练武,最初是为了圆少年时的武侠梦,练到后来就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与众不同的锻炼身体的法子。

  在现代社会,你很难将枪棒术当成防身的手段,没事背根棍子上街,会被人当成神经病。

  久而久之,陈宪甚至已经无法将自己练习多年的枪棒术,当成一种防身的武力,以至于这次遇到危机后,他只想着借用枪械弓弩的威力来保护自己,根本就没有想起来,去砍一根长棍,也能用来保护自己。

  这时候看到尸体旁边的这根长棍,陈宪才突然想起,如果真的穿越到没有枪械的古代,自己说不定也算半个枪棒高手。

  弩弓虽然威力强大,但毕竟只能预装一只弩矢。

  想到这里,陈宪走上前,将棍子捡了起来。

  这是一根剥了皮的笔直木棍,棍长大约三米出头,粗细十分趁手,木棍表面十分光滑,显然经常被人把玩,小的一头被打磨成一个尖头,尖头上残留着一些焦痕,显然是烧焦后打磨的。

  捡起棍子,夹在腋下,双手端着大黑鹰,陈宪向着庄子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