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4.人踪无
�子似的爬进了后脖颈。

  窗户玻璃里的倒影否定了鲁联的直觉和听觉,他的背后没有人,什么都没有。

  鲁联真的感觉到了恐惧。不同一般的恐惧。

  他曾是个刀头上舔血的人,多少生灵在他刀下变作鬼魂,所以他不相信也不惧怕什么脏东西。何况现在是青天白日的。

  他曾经见过鬼,是在太湖边一座废宅中。秦先生又是烧香念咒又是画符洒血,最后从正厅前的台阶下起出一个骨头坛子,这就是他见到的鬼。如果秦先生早说出穴点,他几锹挖出坛子取出压在坛子下的镇宅宝贝不就完事了吗,要费那许多功夫干什么。

  既然不相信鬼那又为什么恐惧正是因为他知道跟在背后的不是鬼才恐惧。

  此时的他宁愿背后真的是个鬼。如果不是鬼而是人的话,那这人比鬼要可怕许多倍。

  鲁联的恐惧促使他继续往前迈动步子,他要离背后的东西远一点,他要找到一个对他有利的地方。

  背后的声音始终跟着,并且在将他们之间的距离继续缩小。

  鲁联突然意识到什么,背后的身形步法他真的非常熟悉,熟悉得就象他自己的身形步法一样。

  鲁联的眼皮突突地一跳,没错,那就是他自己的身形步法,自己的背后怎么会跟着个自己。

  鲁承宗转过假山石,他没看到鲁联。他看到的是往下的花荫小道继续拐弯儿了,拐进了假山底部的石洞。石洞口不高,人要低着头才能进去。洞里的路也很窄,刚够一个人通过。

  鲁承宗是建宅的高手,他知道,苏州园子里都讲究叠石理水,水石相映,以构成园子的主景。那水且不说,就说这怪石、假山,苏州依临太湖,太湖产奇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宋朝往后更发展为叠石为山。石头本就形奇,叠石成山也要顺应石头本身的奇巧玲珑,所以虽然这假山洞口矮小,洞道狭窄,进去后两三步可能就是别有洞天。

  但奇怪的是鲁联为什么没等他就自己先进去了。这样的假山洞内就算没坎没扣,单是凭借石头的造型和石块的空缕,那也是偷袭的绝佳场所。

  他觉得鲁联莽撞了,唯一可庆幸的是他没听到遇险发出的信号。那么鲁联至少到现在还没出事。

  鲁承宗将木提箱提起,护住胸前,另一只手持宽刃木刻刀,微曲双膝,迈小弓步往洞口闯入。他的这种步法可以不用低头进入洞口,而且两腿之间距离放大,一只脚尽量靠前。这种走法在遁甲无计篇中叫做壁虎倒行。这样的好处是如果踩到什么坎面儿扣子,崩弦落扣的时候,人的身体还没到扣点,还有就是在必要是可以像壁虎弃尾那样舍腿保命。

  鲁承宗走入了阴暗的假山洞口,就如同被一个怪兽的大嘴吞没了。

  快走到雨檐和前廊的交接处时,鲁天柳回头望了五候一眼,五候不由地快走了两步,走近鲁天柳的身后。

  等他们一起往前行时,前面的鲁承宗早已经拐弯了,进了前廊。他们也跟着拐过搂角进了前廊。

  等他们进了前廊才发现,这廊道是个隔断廊,靠他们这一边半间房长度的位置有一道雕花梨木立壁。这立壁将整个前廊从此处分割成两段。他们这边一段很短,只有半间房。廊外是画圃,立壁左面的墙上不全是窗棂,有个小门,可以从这门进到楼里。这样的隔法看来是要把这段前廊做成一个过道。

  他们依旧没看到鲁联和鲁承宗。因为这过道太短,他们肯定又拐弯进了楼里。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