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行
把她的东西也捎上吧!把我今日的话转告于她!”

  “英怜,别过娘!”她心情也有点低落,恭恭敬敬行了个礼,回绣楼去换男装。

  ――祝府外

  日已高挂上空,祝英怜一身青衫男装,身骑骏马,远看着是翩翩少年,年少俊美,惹得不少姑娘抬眼望去,她身也跟着的青衣也是清俊秀气,面色从容自若。

  她身后跟着一小队人马护送,其实她武艺很好,可祝夫人却仍不放心……

  她回头看,早已看不见了祝家,她回过头,向尼山的方向去……既然已经决定了终点,那就不要再回头,留恋已经过去的事务……

  尼山,梁祝,马文才,一切终归还是来了……

  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

  “英台,今日尼山之行,我早已期望许久,三年求学,我只想不辜负娘的期许,接下父亲的担子,治理水患!”山路曲折,春光明媚之下,行走着两个少年郎,年长者温润如玉,眼中满是期盼地开口。

  “梁兄,英台相信,以你之才,必可实现令尊的遗愿!”年幼者朝气篷勃,他的身材娇小,形貌阴柔,做态也略显女儿态,现下正满是鼓舞地开口。

  这人正是祝英台,而她边上的正是梁山伯。

  祝英台也没想到会那么巧。她在月老庙遇见的呆书生,竟和她同船同路,还要同去尼山。好在月老庙那日,她戴了面纱,那书生虽看着她眼熟,却因为性子憨厚没多想,便也没看出。

  一路同行,祝英台对梁山伯颇有好感,这书生品行端正,虽出身寒门,但十足的君子之风。

  与八哥祝英齐不同,祝英齐的君子之风主要体现在‘礼’一字之上。他出身于仕族,虽然性子谦逊温和,但骨子里有一种贵族的傲骨和优雅,如劲松翠竹一般。

  而梁山伯的君子之风则为‘仁’,‘宽’二字之上。他出身寒门,没有仕族子弟特有的锋芒,宽以待人,且有仁慈之心,像江南的水,柔软宽厚,像玉石般温润,没有棱角。

  “那就借英台吉言了!对了!不知英台又为什么而上尼山读书?”梁山伯阳光地笑了笑,一双眸子好似含了暖意,看向了祝英台。

  “英台……只为读书……”她闻言一愣,想起了仍在家中的九姐祝英怜,九姐文武双全,却偏偏因为是个女子,只能浪才能。她想着,带几分真切和珍惜,似叹息般告诉梁山伯。

  “山伯……不如英台……”梁山伯愕然,良久才开口,“上山求学,本就为了读书,而山伯却是为了其他。”

  “呵,山伯言重了!治理水患才是重中之重,英台这个,叫小家子气!”祝英台见梁山伯懊恼的样子,觉得颇为好笑,开解道。

  闻言,梁山伯无奈地摇了摇头,“英台……”

  祝英台本想好好逗一下这呆书生,可余光瞄见前头一个蓝衣的身影,立马皱了眉,“梁兄,你看!王蓝田又在欺负人了!太原王家怎么出了这么一个纨绔子弟!”

  梁山伯顺着祝英台的眼光看去,正是那王蓝田,他立在那亭中正欺负着一位采花女和老婆婆,当下也皱起了眉头。

  王蓝田也是祝英台在路上认识的,和梁山伯不同,王蓝田出身仕族,一路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整一个纨绔子弟。初见,便多嘲讽于她,还因一点口角之争,故意将她推入水中,险些将她害死,可见心肠之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