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烽火连天
��大叫一声,一口鲜血狂喷而出。

  这并非因为孙策的内心太过于脆弱了,而是因为孙策在早些年,可谓是雄姿英发,美周郎孙郎,这是江东百姓对他们二人的尊称,说明他们两人以前都是不世之美男子。

  然而现在孙策却惨遭毁容,他的内心有多么悲痛,可想而知。

  最终孙策竟然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最终忧郁而死,当然,更为准确的说是旧伤复发而死。

  孙策在临死前也有充足的时间,对他的身后是进行一系列的安排,许多吴国的高官,此刻都在那里翘首以盼,孙策死了的话,继承孙策位置的人是何人呢?

  有人站出来,毫不避讳的说到,当吴王死去之后,继承他位置的肯定是孙绍,孙绍是孙策的嫡长子,无论于公于私,都应该由他来继承吴王的位置。

  老子打江山,儿子坐江山天经地义,这看是没有什么不对,不过那些人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因为这个世界和历史的轨迹,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偏差,所以说如今的孙绍,不过才是一个五六岁的娃娃。

  当然也有人说,即便孙绍的年纪还小,但依然可以担任吴王,大不了安排两个辅命大臣。这种事情不就是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吗?

  当然这两种理由加起来,看似没什么不妥,正在众人都以为,孙策要传位于他的儿子之时,孙策却是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叫人把他的二弟孙权给喊了进来。

  当孙权听到孙策传唤自己之时,整个人也是惊诧不已,他还以为孙策要让他辅佐孙绍,让他成为吴王呢,结果没有想到,孙策竟然要把王位传给他。

  孙权可谓是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虽说在封建时代,也有兄终弟及的说法,但是为什么传给孙权呢?这是一个很大的疑问,因为在孙坚的众多儿子中,孙策为长子。

  脾气火爆,能力也最大,但是和孙策相似的兄弟也不是没有,为何孙策就偏偏选中了他这个沉默寡言的二弟呢,实在是有一些匪夷所思。

  或许众多大臣都是不解,这究竟是为何,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孙策看上去平时豪爽不已,但却是那种大公无私的人,至少是那种先国家而后自己的人,他把吴国看的比他的利益更加的重,因为吴国是他一手创立出来的,他不能让吴国毁在这里。

  孙策在中箭之时,不由的浮想起了他的父亲,孙坚是怎么死的,孙坚其实也就是和孙策一个脾气,准确的来说是孙策继承了他父亲的脾气,猛将一个,什么事情都不断的往前冲,结果,即便你武艺超群,第一个死的人仍旧是你。

  如今的孙策也是因为贪攻冒进,所以才被刺客袭击。

  孙策想若是他传位他性格相似的人,那么他们家族会不会一而再再而三接受相同的命运,这就是孙策所要思考的问题,他思来想去之下,虽说自己的几个兄弟和自己的性格相似,但他最终选择了孙权,没有其他原因,就因为孙权做事谨慎。

  就这样,孙策的一生竟然就这样落下了帷幕,实在是让人有那么一些可惜,他和他的父亲皆是当事英雄,然而全部死在了小人物的手中。

  孙权上台之后,似乎有许多事情要做,首先就是有一些老臣不服于他,特别是孙权,还有一些担心,如今吴国的大都督可是周瑜,然而周瑜可是孙策的结拜兄弟,自己连一个王位都做不稳,还谈什么治理国家。

  因此孙权在细细的观看了一遍江东的局势之后,最终做出了他的决策。

  他一改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