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却试问,几时把痴心
��便均觉玄生之议颇为不妥。玄生道:以师兄之见,那便如何玄寂道:唔,这个嘛,我实在也打不定主意。虚竹有功有过,有功当奖,有过当罚。这四个姑娘来到本寺,乔装为僧,并非出于虚竹授意,咱们坦诚向鸠摩智、神山诸位说明真相,也就是了。他们信也罢,不信也罢,咱们无愧于心,也不必理会旁人妄自猜测,那倒不在话下。但虚竹背弃本门,另学旁门武功,少林寺中,只怕再也容不了他。他这么说,竟是要驱逐虚竹出寺。破门出教是佛教最重要的惩罚。群僧一听,都是相顾骇然。玄寂又道:虚竹仗着武功,连犯诸般戒律,本当废去他的武功,这才逐出山门。但他原练的武功早已为人化去。他目下身上所负功夫并非学自本门,咱们自也无权废去。虚竹垂泪求道:方丈,众位太师伯、太师叔,请瞧在我佛面上,慈悲开恩,让弟子有一条改过自新之路。不论何种责罚,弟子都甘心领受,就是别把弟子赶出寺去。众老僧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拿不定主意,耳听虚竹如此说法,确是悔悟之意甚诚。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门广大,普渡众生,于穷凶极恶、执迷不悟之人,尚且要千方百计的点化于他,何况于这个迷途知返、自幼出家的本寺弟子,岂可绝了他向善之路少林寺属于禅宗,向来讲究顿悟,呵佛骂祖尚自不忌,本不如律宗等宗斤斤于严守戒律。今日若无外人在场,众僧眼见他真心忏悔,决不致将他破门逐出。但眼前之事,不但牵涉鸠摩智、哲罗星等番邦胡僧,而中土的清凉、普渡等诸大寺也各有高僧在座,若对虚竹责罚不严,天下势必都道少林派护短,但重门户,不论是非,只讲武功,不管戒律。这等说法流传出外,却也是将少林寺的清誉毁了。便在此时,一位老僧在两名弟子搀扶之下,从后殿缓步走了出来,正是玄渡。他被鸠摩智指力所伤,回入僧房休息,关心大殿上双方争斗的结局,派遣弟子不断回报,待听得鸠摩智已暂时退开,群僧质讯虚竹,大有见罚之意,当即扶伤又到大雄宝殿,说道:方丈,我这条老命,是虚竹所救的。我有一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玄渡年纪较长,品德素为合寺所敬。玄慈方丈忙道:师兄请坐,慢慢的说,别牵动了伤处。

  玄渡道:救我一命不算什么。可是眼前有六件大事,尚未办妥,若留虚竹在寺,大有助益,倘若将他逐了出去,那那那可难了。玄寂道:师兄所说六件大事,第一件是指鸠摩智未退;第二件,当是指波罗星偷盗本寺武经;那第三件,是丐帮新任帮主庄聚贤欲为武林盟主。其余三件,师兄何指玄渡长叹一声,道:玄悲、玄苦、玄痛、玄难四位师弟的性命。他一提到四僧,众僧一齐合十念佛:阿弥陀佛众僧认定玄苦死于乔峰之手,玄痛、玄难为丁春秋所害,这两个对头太强,大仇迄未得报,而杀害玄悲大师的凶手究竟是谁也还不知。大家只知玄悲是胸口中了韦陀杵而死,韦陀杵乃少林七十二门绝技之一,正是玄悲苦练了四十年的功夫。以前均以为是姑苏慕容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下毒手,后来慧方、慧镜等述说与邓百川、公冶乾等人结交的经过,均觉慕容氏显然无意与武林中人为敌,而慕容氏门下诸人也均非奸险之辈。适才又看到鸠摩智的身手,他既能使诸般少林绝技,则这一招韦陀杵是他所击固有可能,就算另有旁人,也不为奇。四位高僧分别死在三个对头手下,因此玄渡说是三件大事。玄慈说道:老衲职为本寺方丈,于此六件大事,无一件能善为料理,实是汗颜无地。可是虚竹身上功夫,全是逍遥派的武学,难道难道少林寺的大事他说到这里,言语已难以为继,但群僧都明白他的意思:虚竹武功虽高,却全是别派旁门功夫,即使他能出手将这六件大事都料理了,有识之士也均知道少林派是因人成事,非依靠逍遥派武功不可,不免为少林派门户之羞;就算大家掩饰得好,旁人不知,但这些有道高僧,岂能作自欺欺人的行径一时之间,众高僧都默不作声。隔了半晌,玄渡道:以方丈之见,却是如何玄慈道:阿弥陀佛我辈接承列祖列宗的衣钵,今日遭逢极大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