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部分
着用密密的筛子细细滤一遍,滤去一些壳碎,这才拌上豆腐。搅匀了,凝成丸子煮成汤,最后连汤带丸子倒入煲了一半的粥里一起再煲熟,这才上桌。”
李月荷也笑道:“这个小螃蟹被活活捣死做成丸子,虽是清鲜无比,味道一流,吃起来却是委实不忍,所以虽知道这个做法,却也是第一次做,只为孝敬母后,其他人还未吃过。”
是啊,一只螃蟹被活活捣死做成丸子,当然是最生猛、最新鲜的食物了。连壳带蟹黄被一下一下地捣碎,感觉中那个蟹并没有马上死去,而是一下下受着重击,直到碎了才最终没了气息。好残忍的做法!但是人何止对可以做成食物的生物残忍,对其同类也不肯多让。
太后听了做法,倒不置可否,无论哪种吃法,其结果都是要煮熟了被吃,难道还要一边吃一边为食物做祷告?一种食物在它新鲜可吃时被人吃掉,难道不比它死后不能再吃而发臭强?一切在于你看问题的角度。正像唐子仪和李月荷的处境一样,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对方是错的,殊不知事物从来有两面性或者三面性、四面性,不能光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却说小荣佳见那个粥好吃,便多吃了几口,一下子见了碗底,正要把最后一口舀进嘴里,想了想,却舀给李月荷说:“娘,给你吃!”李月荷见小荣佳懂得和别人分享,心里高兴,忙张开嘴吃了。小荣佳仰起天真的小脸笑眯眯地说:“好吃吗?甜不甜?”李月荷笑道:“好吃,好甜!”一边答一边却真的觉得甜到心底去了。
太后见小荣佳孝敬李月荷,便笑道:“千好万好,还是自家的闺女好呀!只可怜我的敏儿,如今不知怎样的境况呢。若也能在一处说说笑笑,那哀家也欣慰了。”
宫女端上漱口茶来漱了口,又上了茶,太后一边喝茶一边出了神,李月荷知道太后是思念唐子敏了,忙劝了几句。皇家的公主又如何,还不是要为国为家牺牲自己,只叹唐子敏和自己一样也是挣扎不出那张织得紧紧的网啊!
待太后走后,玉兰颇为忧心,说道皇上确实有很长时间没有来明月殿了。见李月荷不接她的话,玉兰自己悄悄去打听一下唐子仪最近的动向,一打听却吓一跳,说是皇上这段日子忙于政事,哪个妃子也不见。玉兰暗思,怪不得这阵子后宫平静了许多,每个妃子却又全眼巴巴的样子。
平静的日子过了一段,风平浪静中却似乎暗藏着危机。
李月荷去太后处请安时,听太后说:“边关告急,皇儿正苦恼,有人密告说是严将军拖延军事,请皇儿召回严将军以他人取而代之。”李月荷听了,心里不禁有些惶惶然。
第四章 出谋献策(4)
太后又说:“这些时日后方的安定很重要,和北顺那边的结盟也不能出了岔子,现在只能祷告老天了。”
李月荷见太后忧心,便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况且边关吃紧,后方的人应该团结,怎能动不动就说要换大将?换一个不熟悉前方战况的人去了,只怕对战局更不利。”
太后听了李月荷的话,怔愣半晌,“上次若不是严将军,你也不至于……”话没说完便停了,拈了一个蜜枣含在嘴里,过一会儿才说,“虽说后宫不干政,事关重大,有些话却也要当着皇儿的面说说。自古女子不如男,但据哀家看,荷儿你的见识和心胸却胜过许多男子。有些事太拘泥于后宫规矩,不宣于口,也不一定对。”
从太后处回到明月殿,却有珍妃处的宫女来请问一事,原来是珍妃今早起来却见荣宙的眼部好像有些红肿,慌忙去请王太医,却说他刚去了梅娘娘处。其他的太医珍妃不放心,因见李娘娘对小孩子的
李月荷也笑道:“这个小螃蟹被活活捣死做成丸子,虽是清鲜无比,味道一流,吃起来却是委实不忍,所以虽知道这个做法,却也是第一次做,只为孝敬母后,其他人还未吃过。”
是啊,一只螃蟹被活活捣死做成丸子,当然是最生猛、最新鲜的食物了。连壳带蟹黄被一下一下地捣碎,感觉中那个蟹并没有马上死去,而是一下下受着重击,直到碎了才最终没了气息。好残忍的做法!但是人何止对可以做成食物的生物残忍,对其同类也不肯多让。
太后听了做法,倒不置可否,无论哪种吃法,其结果都是要煮熟了被吃,难道还要一边吃一边为食物做祷告?一种食物在它新鲜可吃时被人吃掉,难道不比它死后不能再吃而发臭强?一切在于你看问题的角度。正像唐子仪和李月荷的处境一样,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对方是错的,殊不知事物从来有两面性或者三面性、四面性,不能光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却说小荣佳见那个粥好吃,便多吃了几口,一下子见了碗底,正要把最后一口舀进嘴里,想了想,却舀给李月荷说:“娘,给你吃!”李月荷见小荣佳懂得和别人分享,心里高兴,忙张开嘴吃了。小荣佳仰起天真的小脸笑眯眯地说:“好吃吗?甜不甜?”李月荷笑道:“好吃,好甜!”一边答一边却真的觉得甜到心底去了。
太后见小荣佳孝敬李月荷,便笑道:“千好万好,还是自家的闺女好呀!只可怜我的敏儿,如今不知怎样的境况呢。若也能在一处说说笑笑,那哀家也欣慰了。”
宫女端上漱口茶来漱了口,又上了茶,太后一边喝茶一边出了神,李月荷知道太后是思念唐子敏了,忙劝了几句。皇家的公主又如何,还不是要为国为家牺牲自己,只叹唐子敏和自己一样也是挣扎不出那张织得紧紧的网啊!
待太后走后,玉兰颇为忧心,说道皇上确实有很长时间没有来明月殿了。见李月荷不接她的话,玉兰自己悄悄去打听一下唐子仪最近的动向,一打听却吓一跳,说是皇上这段日子忙于政事,哪个妃子也不见。玉兰暗思,怪不得这阵子后宫平静了许多,每个妃子却又全眼巴巴的样子。
平静的日子过了一段,风平浪静中却似乎暗藏着危机。
李月荷去太后处请安时,听太后说:“边关告急,皇儿正苦恼,有人密告说是严将军拖延军事,请皇儿召回严将军以他人取而代之。”李月荷听了,心里不禁有些惶惶然。
第四章 出谋献策(4)
太后又说:“这些时日后方的安定很重要,和北顺那边的结盟也不能出了岔子,现在只能祷告老天了。”
李月荷见太后忧心,便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况且边关吃紧,后方的人应该团结,怎能动不动就说要换大将?换一个不熟悉前方战况的人去了,只怕对战局更不利。”
太后听了李月荷的话,怔愣半晌,“上次若不是严将军,你也不至于……”话没说完便停了,拈了一个蜜枣含在嘴里,过一会儿才说,“虽说后宫不干政,事关重大,有些话却也要当着皇儿的面说说。自古女子不如男,但据哀家看,荷儿你的见识和心胸却胜过许多男子。有些事太拘泥于后宫规矩,不宣于口,也不一定对。”
从太后处回到明月殿,却有珍妃处的宫女来请问一事,原来是珍妃今早起来却见荣宙的眼部好像有些红肿,慌忙去请王太医,却说他刚去了梅娘娘处。其他的太医珍妃不放心,因见李娘娘对小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