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006 秀女(六)
  .

  月光与灯光交相辉映,衬得光下的女子绝美脱俗。乐沉箫身披笼烟纱裁成的霓裳,于发髻、领口、袖口、裙摆处均饰以白羽。夜风轻拂,她旋转起舞,飘然若仙。清丽旷达的词句从檀口中缓缓唱出,这一幕场景美得如梦似幻。

  与那沐浴在光辉之下的女主相比,坐在偏暗的角落中垂首弹琴的乐海笙就完全黯淡无光,无人注意了。

  不过乐海笙也乐得如此她又不打算跟这幺多女人抢皇帝,本没必要争着出风头啊。心境平和之下,琴声也愈发悠然自得,倒是和了这词的清雅。

  眼见着皇帝的视线被那翩然舞动的白衣女子完全吸引了过去,众秀女都是咬碎银牙,勉强保持着仪态。唯有太后稳坐高位,居高临下地将众人的神情收入眼底。

  太后十四岁入,迄今已三十四年,早已深谙人心。这里的女人,都需要依附着皇帝的宠爱才能存活下去。无论温柔的,娇憨的,端庄的,清高的,都只是一张张面具,底下的面孔全都一样。曾经太后也是其中的一员,在中倾轧斗争。所幸的是,最后她的儿子登上了帝位,她成为了太后,唯一的胜利者。她的那些曾经的对手和盟友,或者给先帝守陵,或者入了承恩寺青灯古佛,或者早已长眠地底。

  虽然不用再争夺皇帝的宠爱,但是她仍然需要通过稳住儿子的帝位来确保自己的太后尊位。先帝时后斗得厉害,活下来的儿子只有四个。其中宁王在母胎中便已中毒,自幼弱智。庆王胆小怯懦,每日只知吟风弄月,不问世事。这两人都毫无威胁。唯有端王

  端王的母妃在他年幼时已经死于冷,之后是被她抚养长大的。虽然端王在先帝在世时就对帝位毫无兴致,一直醉心边事,对她也一直怀有孺慕之情。但是,这幺一个年轻力壮、战功彪炳的王爷,总让她隐忧不已。偏偏如今北戎渐有同一之势,日益猖獗,大秦不能没了端王。为了抑制端王,她暗中散播了许多谣言,也使了不少手段,然而这些还不够,她必须确保端王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撼动帝位。

  而现在,迫在眉睫的是,为端王挑一位合适的王妃

  太后的视线,落在了一舞结束,正在优雅地向着皇帝行礼的白衣女子身上。

  乐沉箫在众秀女隐含嫉恨的目光中优雅屈膝,脸上挂着优雅淡然的笑容,心中却是嘚瑟不已来自六百年后的现代舞,加上苏轼大才子的千古佳词,可不是让这群大秦土着们看傻眼了幺

  就在此时,一名太监快步走来,通传道:“皇上,端王到了。”

  随后,一名穿着蓝色锦袍的青年缓步走来。

  秀女们全都暗中倒抽了一口冷气。

  端王走了过来,双眼环视周围一圈,目光所至之处,秀女们全都低头避让。

  他常年驻守边关,杀敌无数,身上自有一种铁血的戾气,这些闺中弱质哪里受得住。偶有一两个大胆的偷瞄一眼,看到他脸上那条疤痕,亦都触目惊心,连忙低头。

  只有一个人例外。

  她虽然低着头,但是那双灵动的眸子却偷偷瞄着他。眼睛里藏着好奇和兴趣

  端王面上依然波澜不惊,向着皇帝和太后一一行礼。皇帝和善地和端王寒暄了几句,太后望着端王的眼神也充满了慈爱。

  乐沉箫听到旁边一个秀女对另一个秀女悄声说:“端王殿下自幼在太后娘娘中长大,和娘娘情同母子,陛下对他亦是手足情深,信赖有加”

  她轻轻撇了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