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此消彼涨
�概就是太周到了才没几个成才的。

  现在这个皇帝没什么可说的,往前数,他爹也没什么可说的,他爷爷除了荒唐也没什么可说的,他高祖爷爷就有点功绩可以说了。

  高祖爷爷号神宗,这个号当时还有点争执,最后定下来的是神宗。

  因为神宗有点得罪臣子了。

  不过在徐青焰的嘴里,神宗得此庙号不是得罪的臣子,而是得罪了老天爷。

  神宗在位不到二十年,十九还是十八年这个没记得太清楚。

  不过他在位时间已经算是达到了标准的。

  在这不到二十年里,大梁经历了两次天灾,两次**。

  两次天灾,从当时的祭文中看,应该一次是大地震,一次是干旱。

  天灾只是灾,灾后,神宗要祭祀,这就是姜姬眼中的**了。

  天灾越严重,祭祀就要越盛大,这是惯例。

  盛大意味着花钱。神宗要祭祀,就要多收税,这样才能有钱去祭啊。于是他听到地震了,干旱了,就伸手找各城要钱,多加税赋。

  这个是不会把受灾的地界给隔过去的,你这里地震了,不就说明你们这里才需要祭祀吗?

  所以当时除了神宗要搞大祭之外,遭灾的地方也要祭,民间自己还要私祭。

  祭来祭去的,受灾的地方就更穷了,人也更少了。

  等两次大灾过后,神宗祭够了,安心了,觉得以后不会再有灾了,回头发现,怎么回事?国库收入减少了呢。

  姜姬觉得这很正常。

  神宗发现钱不够花了,也发现百姓变少了,种地的少了,粮食不够吃了,显然加税是不可能了。怎么办呢?

  那就少花点吧。

  可他不会省自己。他的宠臣、他的爱妃、他自己的享受是不会省的。

  他看了看,觉得国中唯一花钱太多的就是各个大将军了。他要裁军。

  然后神宗的后半辈子就一直在努力把朝中将军给干掉。直到他死,他都一直在干这个。

  一个皇帝,努力做一件事,总不会失败。何况破坏比建设更容易,他是想撤几个将军,省得再养他们手里的兵,又不是要培养能征善战的将军,很简单的。

  他的第一招就是把武职改成文官。在神宗的后期,很多军中职位都变成了半文半武的,这个习惯也流传到了现在,很多官职到底算哪一边的,只看当事人需要干什么,需要干文官的活,那他就是文官,需要带兵打仗,那这就是武官了。

  第二招就是用文职挤掉武职。比如这个人是将军,神宗又给他封一个大夫,然后就让他去干大夫的活,这个将军慢慢的就不能再领兵了,神宗再想办法让他把手中的兵给别人或直接放了。

  这一招现在也流传下来了,不过是用来兼任的,一人身兼数官,就是从这个皇帝这里学来的。

  神宗死后,留给他儿子的就是一个文武混乱的朝廷。

  不过他儿子不在乎。他儿子只记得他爹跟大臣们拧了一辈子的劲,他继承了这个传统:跟大臣们拧着干。

  大臣们不让他宠歌女,他就把歌女宠得能跟皇后叫板。

  这个皇帝就是朝阳公主的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