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须归
��的城进发。
他们两人因为没有从属,所以谁也不服谁,从见面的第一天起就互坑。
那些城就以为可以挑拨这两人——也确实挑拨成了,两人你死我活得厉害。但两人要干的活是一样的,就是把这些城给拆散。所以他们彼此互坑,城中世家坑他们,他们同时也坑城中世家。
开元城里先是所有人一起骂刘家——他们两人的功劳。刘家掌城七百年,不说罪行罄竹难书,但干过的坏事也是车载斗量,不用全说出来,挑几件说一说,就足以挑战人们的道德底限了。
刘家臭不可闻了,他们两人各自支持的世家开始分庭抗礼,公开对决。
由于不能真刀真枪的打起来,所以用的也是老招数,就是干掉刘家的那一招:互揭老底。
揭到最后,没一家清白的。
然后赵序和王姻“痛心疾首”。
天啊,你们竟然是这样的人吗?太叫人失望了!
两人把这些世家的罪行公诸于世之后,百姓们痛哭流涕了。
天啊,这些世家太肮脏了!
他们不要这些人来治理开元城!
以前开元城某年天火烧屋,某年井水干涸,某年晴天打雷……都是他们的错!
百姓们只求大王降下贤明之人治理开元城!不能叫开元城毁在这些奸恶小人的手中!
赵序和王姻把恶人都关起来,家产都抄没掉后,向百姓们保证一定尽快请大王派贤明之人前来。
然后他们开始向下一个城进发。
这样搞下去,赵序和王姻势必有一个人要成为“罪魁祸首”来安抚世家。世家之间同气连枝,唇亡齿寒。赵序和王姻虽然都出身世家,但他们干的事,也是背叛了世家。他们搞一家行,搞上十几家,几十家,那就要成世家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很显然,最后要么他们两个一起去死,要么死一个,另一个把“罪行”都推到那人身上,那这个人可以“清白”的活下去。
姜姬也是没想到,把赵序和王姻放在一起,竟然会变成这样。只能说他们两个人之间互斗的太厉害,杀气太重,才会让情势变得不可收拾。开弓没有回头箭,两人之间要斗个你死我活就不可能留手,连带着他们的手段都变凶恶了。
迫不得已,只能两个一起杀掉了。
她告诉姜旦,如果赵序和王姻成了众矢之的,所有人都在骂他们的话,就先贬官,将这两人贬到偏远之地看看情况。
“你不要动手。”她道,“你要装作尽力保存他们。”
就是让姜旦站干岸上光吆喝不伸手。王姻和赵序被贬后,自有仇家去报仇,等人死了,人死债消,就没事了。
还有,对郑国,姜旦可以对郑姬极尽宠爱,还要把这份宠爱召告天下。但对郑国,还是要做到不卖一粒粮,不卖一块铁。
郑国先王死后,小郑王继位,郑国世家终于敢伸头了,各城已经渐渐缓了过来。世家并不傻,他们以前任由百姓饿死是怕先王盯上他们,变成第二个刑家。现在先王没了,他们就开始安抚百姓。
第一步是放粮,第二步是收民为奴,然后复耕。
给百姓粮,让他们不会饿死,然后让他们干活。
但郑国疲弱已成现实,
他们两人因为没有从属,所以谁也不服谁,从见面的第一天起就互坑。
那些城就以为可以挑拨这两人——也确实挑拨成了,两人你死我活得厉害。但两人要干的活是一样的,就是把这些城给拆散。所以他们彼此互坑,城中世家坑他们,他们同时也坑城中世家。
开元城里先是所有人一起骂刘家——他们两人的功劳。刘家掌城七百年,不说罪行罄竹难书,但干过的坏事也是车载斗量,不用全说出来,挑几件说一说,就足以挑战人们的道德底限了。
刘家臭不可闻了,他们两人各自支持的世家开始分庭抗礼,公开对决。
由于不能真刀真枪的打起来,所以用的也是老招数,就是干掉刘家的那一招:互揭老底。
揭到最后,没一家清白的。
然后赵序和王姻“痛心疾首”。
天啊,你们竟然是这样的人吗?太叫人失望了!
两人把这些世家的罪行公诸于世之后,百姓们痛哭流涕了。
天啊,这些世家太肮脏了!
他们不要这些人来治理开元城!
以前开元城某年天火烧屋,某年井水干涸,某年晴天打雷……都是他们的错!
百姓们只求大王降下贤明之人治理开元城!不能叫开元城毁在这些奸恶小人的手中!
赵序和王姻把恶人都关起来,家产都抄没掉后,向百姓们保证一定尽快请大王派贤明之人前来。
然后他们开始向下一个城进发。
这样搞下去,赵序和王姻势必有一个人要成为“罪魁祸首”来安抚世家。世家之间同气连枝,唇亡齿寒。赵序和王姻虽然都出身世家,但他们干的事,也是背叛了世家。他们搞一家行,搞上十几家,几十家,那就要成世家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很显然,最后要么他们两个一起去死,要么死一个,另一个把“罪行”都推到那人身上,那这个人可以“清白”的活下去。
姜姬也是没想到,把赵序和王姻放在一起,竟然会变成这样。只能说他们两个人之间互斗的太厉害,杀气太重,才会让情势变得不可收拾。开弓没有回头箭,两人之间要斗个你死我活就不可能留手,连带着他们的手段都变凶恶了。
迫不得已,只能两个一起杀掉了。
她告诉姜旦,如果赵序和王姻成了众矢之的,所有人都在骂他们的话,就先贬官,将这两人贬到偏远之地看看情况。
“你不要动手。”她道,“你要装作尽力保存他们。”
就是让姜旦站干岸上光吆喝不伸手。王姻和赵序被贬后,自有仇家去报仇,等人死了,人死债消,就没事了。
还有,对郑国,姜旦可以对郑姬极尽宠爱,还要把这份宠爱召告天下。但对郑国,还是要做到不卖一粒粮,不卖一块铁。
郑国先王死后,小郑王继位,郑国世家终于敢伸头了,各城已经渐渐缓了过来。世家并不傻,他们以前任由百姓饿死是怕先王盯上他们,变成第二个刑家。现在先王没了,他们就开始安抚百姓。
第一步是放粮,第二步是收民为奴,然后复耕。
给百姓粮,让他们不会饿死,然后让他们干活。
但郑国疲弱已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