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不义之战
  没粮食养,何不遣其归家?等有粮了再召便是。

  有一个主意,就有人跟着补充。

  “可以给他们一些赏钱,也算安抚一二。”另一人道,“军心不可失啊,大王。”

  郑王焦头烂额之际,就接纳了这个意见。但他不能放走四十万兵马,这些兵马,他当然也很眼馋,也很想要!

  于是,他放了十万,留下三十万。

  给那十万兵的赏钱,他命就近的城池给了。至于现在这三十万,他也暂时让离的最近的城先把粮草送过去,他这边再想办法。

  这两个王令送到倒霉的那几座城时,无不引人唾骂。可刑家在前,谁敢冒犯王威呢?

  郑王在宫中宴请了许多世家,总结起来就两件事。

  第一:先把你们家存的粮食借给孤应应急;

  第二:国中缺粮,你们想办法买一些回来。

  郑王为了表达“善意”,打开国库很是挑选了一些珍宝,没有被赐珍宝的,也被赐了许多黄金。但就算这样,他也知道不够。所以他把人请进来后,就命宫中侍卫守住宫门,什么时候殿里的人答应了,再开门放他们回家。

  恩威并施之下,宴上的人都不得不答应了郑王。

  郑王求粮,商人云集的鲁国当然最先得到了消息。

  摘星楼里,姜姬的意思很明确:“不卖!我还嫌这些不够呢。”

  鲁国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农民和良田,满足不了自给自足。

  事实上,郑国的粮食不止养活了他自己,还有燕国。

  现在还有鲁国。

  想起龚叔叔那句“杀鸡取卵”就叫她闷气。

  ……是啊,这次是她杀鸡取卵了。她这次学到了,她能让一件事开始,却不能控制它什么时候结束。

  现在郑国这个天然的粮仓毁掉了,鲁国的百姓却还没有发展起来。

  现在她有两条路,第一:把郑国靠近鲁国边境的肥田都抢过来,就是侵-略了,熟地和会种地的百姓她都要。

  第二,再选另一个国家当粮仓,直到鲁国的百姓能种出养活一国的粮食。

  第二个选项目前还看不到可能,那就只剩下第一个了。

  所以她今天趁着宫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金潞宫,找来姜武和龚香开个小会。

  问姜武:“有兵开战吗?有信心打赢吗?战损估计会有多少?”

  问龚香:“能打吗?打到哪里胜算最大?打完怎么收场?会被梁帝谴责吗?会被周围的诸侯国以不义之战的理由群起攻之吗?为了避免这件事,是不是需要找个盟友来瓜分郑国?赵国怎么样?”

  姜武开始低头算他手中有多少支军,多少将军,哪些能打,哪些比较不要命,哪些能派上用场,哪几个配合得好等等。

  龚香……龚香一脸空白。

  姜姬:“我记得有诸侯国发生过战争,好像也没什么严重的后果,打完和谈,再给梁帝送点礼物就行了。”

  “……”龚香努力把思路跟上去,“公主,你觉得此战非打不可吗?”

  姜姬:“我们现在是最好的时机,郑国是最弱的时机,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