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火坑
文官,能问政就行。

  御史大夫当然不行,这个官职太高了,又有姜奔“珠玉在前”,官名已经臭了,下一个任御史大夫的人一定要非常有能力,是个改革家,能不畏流言污名才行。

  她想让姜武做上大夫。鲁国没这个官,这个官是梁帝才有的。诸侯国中没有封这个官的,因为没必要,诸侯国中的官制没有梁帝那里那么复杂详细。

  但,感谢这个世界的混乱与无序吧。

  她就是真封了,也没人能说不对。

  反对者需要论证两件事:第一,上大夫这个官不该在鲁国出现。

  ——他们鲁国这叫跟着上头走,怎么会不对呢?大大的对。如果想说鲁国任一个上大夫是意图不轨,请看着殿上武士手中的长矛刀剑再说一遍。

  第二:姜武不配任此职。

  ——反对者请摸着自己的脖子,看着姜武带进乐城的十万兵马再说一遍。

  现在的问题就是她担心姜武会无法担当此任。

  不过也不算大问题。姜旦那样的都能被她给推到王座上去,姜武,她也能把他包装得完美无缺。

  羊峰几人日日随同宴饮,大王也曾亲自敬酒,爱惜一如手足。羊峰和年惜金当然感动莫名。

  直到元宵过后,大王亲口称他们为“能吏”,口口声声的称赞,这是众人都看在眼里的。

  跟着,大王在殿上述说了一件为难的事:他很关心鲁国境内的大小城池,但无奈没办法亲眼去看一看那里的百姓是否安康,士人是否太平,官员是否尽心。他有心想选派几位有志之士,替他到各城去看一看,回来再禀报给他,若有不平之处,当可改之。

  自然应者众多。

  有田分当例子,大家都知道大王喜欢什么样的人,虽说要到外面去,辛苦一点,但有大王王令护身,也不过是去那些城市转一圈,打个招呼,还有什么难的呢?

  刚刚被大王亲口赞过的羊峰等人也不甘落后,起身应道:“愿为大王解忧!”

  刘箐最激动。他本来就不愿意在流民区当个小小太平官,管管流民的吃喝拉撒这些闲事。而且比起其他人,他更清楚,这样派出去的官,职位就不会小,等回来以后,更不会再让他回去当太平官了!

  姜旦在上首笑道:“好好好!孤有尔等,实在三生有幸!”

  他说这一句,姜武在下首照着姜姬教过的说:“大王,应该慎重一点。此次去的人是巡城御史,上可问太守得失,下可管黎民生计,还有杀人权,关系重大,不可轻率。”

  此话刚一落地,殿上的人都沸腾了!!

  他们还以为真的只是去各城转一圈,没想到连太守得失都能问?!这不是说,这个巡城御史至少也是凌驾在各城太守之上的品级?

  刘箐拉住年惜金,“年兄,大王此举……好像另有深意。”

  年惜金点头,他看到周围激动的人群,又摇头,仍是站起来,对不安的刘箐说:“此情此景,就算前面是个火坑,也由不得你我了。”

  刘箐的心沉沉的落了下去。大王那句话“上可问太守得失,下可管黎民生计”,细品之下,杀气腾腾。

  这些巡城御史下去后,只怕就会成为各城太守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想到开元城,刘箐的心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