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
��日子也会很红火;但你不要张狂,不要把高兴写在脸上,在你三叔面前更是这样,咱们欠了你三叔人情哩。”

  翁上元不明白,明明是刘家大女儿自己看上了他翁上元,怎么说是他欠了三叔的情呢?他嗫嚅着:“这叫怎么说的?”

  “不要嘴犟,你和你三叔犯桃花相,不夹着点儿尾巴,你就真的招恨了。”

  翁上元点点头,“我敬着三叔就是了。”

  女方捎过话来,要男方接人过门。接人过门可不是一桩简单的事,按原岭与后岭的旧礼,得用驯毛驴接。在找驯毛驴的当口,日子耽搁了几天;不想,刘家大女儿竟自己找上门来。

  刘家大女儿坐在炕沿上,喘着粗气,脸被汗沤得红扑扑的,像淋露的一朵桃花了。

  翁上元激动得不成,拧了一条湿毛巾,要给姑娘擦擦汗。姑娘伸过手去,“把毛巾给我吧,我自己擦吧。”姑娘显得很大方,好像已经就是这家的人。

  翁上元却拘促起来,站在地上,绞着双手,不知所措。

  姑娘眨着双眼看他,他就更不知所措,索性跑出门去,蹲在一块坡地上,听自己的心跳。

  “翁上元,你羞得哪门子?我都自己找上门来了,你还有什么磨不开的。”姑娘竟然也跟了过来。

  “没,没,我只感到这福气来得太快了,不知怎么好。”

  “那你就善待我,别让我受委屈。”姑娘说。

  “那还用说,我会好好地疼你。”

  “我们家人口多,我早就想嫁出去过消停一点的日子;女人早晚得嫁人,嫁了人就一了百了了。我一个人儿从原岭走到后岭,并不丢人,等明儿个去政府扯结婚证的时候,你得拉条驯毛驴驮我,不然会在官面上给你们翁家丢面子。”

  翁上元觉得这姑娘真是通情达理的好女子,就像是老天派来为他思量冷暖、把握生活的使者,便不迭地说:“今后过日子,我一切听你的。”

  “不,还是商量着来。”

  “不,就听你的。”

  “听我的,就赶紧回屋去,老人们都等急了,还会以为出了什么岔子。”

  “是,回屋去。”

  三

  第二天,翁上元拉着驯毛驴驮着刘家大女儿,到三十里外的乡政府去扯结婚证。

  办事人员板着面孔问:

  “自愿结婚?”

  “自愿结婚。”

  “男方叫什么?年龄多大?”

  “翁上元,今年二十。”

  “女方叫什么?年龄多大?”

  翁上元答不上来,回头对刘家大女儿说:“你说。”

  “刘淑芳,现年十九岁。”

  办事人员疑惑地看着他俩,“怎么来的?”

  翁上元心里一怔,“没怎么的,骑驴来的。”

  “驴呢?”

  “在门外杨树上挂着呢。”

  “你们俩先在屋里等一会儿,我去看看。”办事人员出去了。

  翁上元心里毛惊起来,“人家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