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三章 竭尽所能(求月票)

  要真是手软之辈,哪里会立下这么多的汗马功劳?

  没想到,传言竟然是真的?

  “属下要不要去劝阻他?”林尉试探着问道。

  “胡闹!”委员长斥道,“这是仁义之举……他这般做为,更能彰显我中央政府不放弃百姓之决心……”

  委员长也觉的方不为有些不务正业,但话到了嘴边,就成了赞扬之词。

  斥完林尉之后,委员长又问道:“那效果如何?”

  “不甚理想!”林尉摇头道,“前两日,每天还能运个七八船,昨日,就只剩四五船了,到今日早间,竟无人愿意上船了……”

  “愚昧至极……”委员长低声骂了一句。

  他骂的是不愿离开南京的这些百姓。

  如果有可能,委员长一根毛都不想给日本人留下。

  但老百姓不走,他总不可能派兵拿qiāng顶着百姓的脑袋逼着离开吧?

  仗都打不过来,哪有这么多的闲人?

  看委员长再没有追问的意思,林尉才偷偷的抹了一把汗。

  要是委员长知道,方不为主动给百姓买船票,却都无人愿意离开,不知会被气成什么样子。

  ……

  方不为坐着轮椅,看着站在江边只顾看热闹,却不原登船的百姓,恨得牙都快要咬碎了。

  他甚至产生了让叶兴中派人,拿qiāng顶着百姓的脑袋,押他们上船的冲动。

  万万没有想到,有人免费给他们买船票,送他们到九江,到武汉,甚至是到重庆,这些人竟然都不愿意逃?

  方不为信心百倍,想要竭尽所能办的第一件事情,已然失败了!

  对于南京保卫战和大tu shā,方不为记得最清楚的,是三十万这个血淋淋的数字,其次才是宋元良等人不战而逃,致使六七万将士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成了鬼子用来练兵的活靶子。

  其余的,他并无多少深刻的印像,依稀只记得好像是唐司令封城,并命士兵将所有船只沉江,准备效仿项羽“破釜沉舟”之举,所以才致使南京未撤走的老弱没能逃出城,最终酿下了惊天惨剧。

  所以那天他离开委员长官邸,准备接下来的计划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疏散百姓。

  但方不为没想到,事情与他所猜想的差着十万八千里。

  直至今日,南京依然没有封锁,任由百姓去留。

  江中船只来往依旧,并无任何限制,就是过江的船费高了一些。

  和平日比,翻了至少十倍。

  方不为组织了六条油轮,想把城里的百姓运送到江对岸,让他们从沿京浦线北逃。

  但愿过江的,竟然没有几个?

  方不为反复打问过才知道,南京城中想逃的,有能力逃的,基本上已经逃完了。

  留下的这些人,大部分的人不原意逃,小部分的人则是过了江,也没地方去。

  倒是有一部分想去上游的九江,武汉等地,但苦于买不起船票。

  淞沪会战前,从南京到武汉,一张船票至多十几二十块法币,但到十二月初,已涨到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