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潮玩
办/玩偶的区别很大。

  它不是ip衍生品,而是艺术家衍生品,ip的价值在潮玩领域,可能还不如设计师的名气。

  举个例子!

  普通的手办玩偶,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自己喜欢的“ip”,比如我喜欢和泉纱雾,那我就买纱雾手办,不会在意原型师是谁。

  而潮玩不同……

  消费者不会在意什么ip,他们更倾向于购买自己所喜欢的设计师作品,以及作品背后承载的故事。

  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手办是ip>原型师!

  潮玩是艺术家>ip,甚至ip是什么都不重要……

  潮玩的历史并不久!

  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模仿乐高小人起步,做成一只小熊,以盲盒形式发售,邀请许多艺术领域有大成就的艺术家,围绕这只熊进行原创。

  然后慢慢形成品牌效应!

  其实……

  孟浪不理解“潮玩”的意义,更不能理解它的价值为什么这么高,但这并不妨碍,他用这玩意赚钱。

  可能以前的潮玩,确实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

  但自从步入新时代,开始玩炒作玩盲盒之后,孟浪就觉得这产品变质了,越来越像智商税。

  材质做工和手办差不多!

  还没有手办承载的ip溢价值,随便编个故事吹一吹艺术、潮流、个性等话题,这价格就炒起来了,愣是卖得比手办还贵。

  或许……

  这就是艺术吧!

  还别说,潮玩挺赚钱!

  这溢价太高了,卖出一件的利润,抵得过好几件同等做工与材质的手办。

  关键是,卖得还火……

  首批潮玩的销量,差一点点就突破了十万份,之所以没破十万,主要是产能跟不上。

  市场一片看好!

  关于艺术、潮流的故事,确实有不少人愿意买单,而且他们也不缺钱。

  这就好比同样材质做工的包包,驴牌卖五位数供不应求,普通品牌定价四位数,还被骂智商税,卖不出去。

  潮玩也是如此!

  当然!

  即使怀疑这东西的价值,孟浪也不会亲口说出来,恰恰相反,他必须力挺所谓的“艺术价值”与“潮流文化”,鼓动更多人购买。

  毕竟,他还要养家嘛!

  潮玩的推出,不仅让pd玩具、乐高玩具与乐宝玩具大赚了一笔,也让很多深陷失业危机的“黄牛党”嗅到了商机。

  似乎……

  这玩意可以炒啊?

  球鞋都能炒,凭啥玩具不能炒?你非要说这是儿童玩具,那我告诉你,这是艺术玩具!

  艺术!潮流!

  懂不懂?

  pd没料到黄牛的入场。

  这也不怪他们,毕竟谁也没想到,有人会炒作玩具牟利,而且还月入百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