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节骨眼上给长孙无忌难看,需要理由么?看看历史上的高宗和武则天都怎么对付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就知道了。为了李治,李诚必须搞长孙无忌。李治好了,李诚和他的家才会好,这逻辑没毛病。

  长孙无忌请示了一下李世民,拦住一支巡逻队,让人带路去找李道宗和李绩。城内的战事还没完全结束,这也是两人没有及时去请李世民进城的原因。

  李世民是自己主动提前来的,毕竟战事没彻底结束,局部还有抵抗者,万一伤到李世民算谁的?这会李绩和李道宗都不会去请李世民进城,自然也不会去约束下面的士兵。

  其实这事情在李诚看来就不算什么大事,这年月唐军的纪律算是很好的了。

  李世民决定在原地等待,翻身下马步行走走看看,走了一段回头没看见李诚,到了嘴边的话也憋回去了。往远处望一眼,看见李诚站在一处宅院前便转身走过去。

  “自成怎么停下了?”李世民走到身后才问话,李诚闻言回头施礼:“臣失礼了。”

  李世民摆摆手:“自成停步,自有道理,说来朕听一听。”说是这么说,李诚不说出一一二三来,李世民的小本本可不是摆设。

  李诚指着眼前的宅子道:“臣观此宅与长安的宅子样式无异,不禁遥想当年在高昌,所居的宅院有类汉家格局。汉武帝打压豪强,迁富户于长安,才有西域汉家铁骑纵横,泽延后汉。光武帝与门阀世家妥协,终有黄巾之乱。”

  都说刘秀的人生是开挂的人生,甚至有人觉得他是个穿越者。在李诚看来,就算刘秀是个穿越者,也是个没文化的穿越者。不然怎么理解他居然与门阀世家妥协呢?西汉留下的基础其实不差,刘秀完全可以做到压制门阀,而不是妥协。

  刘秀不是穿越者的最有力的证据,应该是印刷术。不会活字印刷,雕版都不会?雕版印刷的出现是在中晚唐,宋朝大发展,明清达到了巅峰。

  这时候提两汉并不是李诚的真实目的,只不过他需要一个话题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和勾起李世民的注意罢了。提到两汉,提到高昌,李世民不禁微微一愣,看了一眼李诚,发现他的神态正常,真的是无心之语的有感而发。

  李诚还在继续:“四夷仰慕中原锦绣而效仿之,中原强则跪舔,中原弱则撕咬。古往今来,莫不如是。”这个道理李诚反复强调,此刻不过是老调重弹,但是李世民却深有感触道:“自成所言善也,前汉之初有白登山之耻,我大唐也有渭水之辱。”

  李诚听他这么说,转身正色长揖道:“陛下能牢记耻辱,励精图治,臣为大唐贺,为天下百姓贺。今陛下被坚执锐,亲至辽东灭高句丽,此功绩犹胜前汉,臣请陛下登泰山。”

  这话听着是一点毛病都没有,李世民亲征自然是灭国的首功。李世民在开心之余,不免心存疑念。暗道:自成所贺所请,可谓早有布局,才有今日水到渠成。适才辅机所为……

  怎么说呢?这一趟是李世民亲征,长孙无忌抓住军纪的问题大做文章,间接的往皇帝脸上抹黑了。此其一也,李世民稍稍沉思后,联想到高昌灭国后侯君集等人的结果,不禁心里为刺疼了。同样是功臣,上次侯君集被下狱,留下了后来谋反的祸根。

  说的难听一点,已经逼反了一个了,还要再逼反李绩和李道宗么?辅机就算是好心,就算是无心之过,似乎也有点操之过急了吧?

  所以说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李诚不过是稍稍的提一嘴,主要话题还不是高昌之战,李世民就浮想联翩了。这恰恰是李世民最大的弱点,或者说是君王共同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