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陡然生变
r />
  最后的答案,李恪一定是病急乱投医,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但是李泰就不一样了,李泰做了皇帝,对长孙无忌来说真不是啥好事情。怎么说呢?长孙无忌不喜欢李泰,他更喜欢李治这个看起来有点软弱的外甥。

  至于李诚最后问李丽质的那句话,无疑是在提醒长孙无忌,李泰做了太子,长孙家的好日子未必就能延续。当然这里也不排除李诚的私心,因为李泰和李恪都排除了,就剩下李治。而李诚恰好是李治的老师。

  从这个意义上看,支持李治是能得到李诚的竭力帮助。更重要的是,李泰为了争夺太子的位子,对李承乾做出的一系列举动,长孙无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就是房玄龄的态度。

  都是首席宰相,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之间一直存在争斗。房玄龄作为李承乾的太子师,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称职的。长孙无忌的判断是李承乾是瘸子,而李泰一直显得很有才。大概因为这些,决定了房玄龄的态度。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不得而知。

  不管怎么说,长孙无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因为李丽质带回的消息,坚定了决心。

  长孙无忌做出的反应是出门去找褚遂良,两人都谈了一些啥,没有第三者知道。

  当日下午,李诚见到了一本正经的大太监,手里拎着佛尘的大太监尖锐的嗓音道:“口谕,明日小朝会,竖子必须到场,如有推脱,以后别在朕眼前出现。”

  李诚一摊手:“无可奈何,回陛下,臣去就是了。”口谕不是圣旨,至少在唐朝来说,口谕不能当圣旨对待。唐朝的皇帝,还没到用口谕当圣旨的地步。

  看起来,李诚很无奈的样子,大太监满意的走了。来之前就知道,这小子不情愿,不愿意掺和进太子位子人选的事情中。但是李世民不打算放过他,决定要把他留给太子做帮手。

  李诚来到小朝会的时候,大殿台阶下遇见了趾高气扬的李泰。在此之前,李泰得到了李世民几乎肯定的答案,立他为太子。这个时候的李泰,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了。

  李诚面色平静的抱手,身子微微一侧,站在道旁。李泰稍稍停顿,斜睨一眼后,当仁不让的大步上台阶,先一步进了大殿。丝毫没有察觉到,身后的李诚脸上那诡谲的笑容。

  今天是个好日子,就在今天,会上演一出宫廷大戏。李诚很喜欢看戏,他今天来这里其实并不是被动的,他是真的想看这一出历史上真实的大戏。

  目送李泰的时候,李诚一点都不着急,正准备慢慢的往里走时,衣袖被人拽了一下。回头一看,李治跟小鹌鹑似得,一脸羞涩的微笑。李诚回了一个鼓励的笑容:“殿下先请!”

  李治后退两步,站出了道外:“师傅先请!”李诚见状叹息一声,没有说话就先动步了。这会李诚算是看明白了,就李治这个做派,李泰输的不冤枉。

  都说李治软弱,李诚却认为柔能克刚,水不柔软么?呵呵!

  李泰站在李世民的身边,盯着迈步进殿的李诚。李世民也看见了李诚,满意的点点头:“自成来了!”主动打招呼的举动,搞的李泰有点紧张,生怕李诚来一句不好听的。

  李诚的反应是朝李世民行礼:“见过陛下!”说完了看看群臣,奔着最后的角落去了。

  李泰心头一阵得意,难道说李诚已经放弃阻击自己么?看起来好像是这样的,殊不知,李诚正在等待,等待一个机会。李诚做了两手准备,一个是今天他不能到场,一个是他今天到场了。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