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可因噎废食
r />   李诚又笑了,程咬金这个老流氓,是个人物啊。

  “先回家吧,得空一起去平康坊喝酒。”李诚收到心意,人在得意的时候,收到的心意不算什么,人在低潮的时候,收到的心意才算弥足珍贵。

  程处弼起身告辞,李诚送到门口时,程处弼突然笑道:“差点忘记了,登州带了好些信来,在包袱里。”说着打开马背上的包袱,拿出一叠信来递给李诚。接过信的李诚看一眼,转身递给身边的李山:“赶紧回去吧。”

  送走程处弼,李诚才有时间看信。这年月交通不便,没有手机没有电脑,远方的人只有书信往来。李诚不是第一次收到信,这一次的信比较多。

  崔成,许敬宗,金运来、金荣,一共是四封信。李诚看崔成的信,行文之间多少带着一些惭愧,说了一下登州的事情。总结来说,心有余而力不足。许敬宗的信就非常的委婉了,表达了自己跟李诚是一条船的人。

  这俩人的意思都差不多,守着登州水师,等着李诚回去。金运来的信则是带着一种浓浓的感激之情,表示现在已经不走海贸线路,专门为水师的后勤服务。每个月幽州一个来回,买点海产和盐,所得之利都补贴到水师里。

  提到海贸的事情,金运来表示愤慨,但是无可奈何。他人微言轻,只能逃避等待机会。因为水师的身份,倒是没人能逼着他走海贸。最后再次表示,等着李诚回去主导大局。言下之意,对海贸的事情,耿耿于怀。

  金荣的信则平静多了,表示上次走海贸分到的利润,足够他一家过的很爽。而且接着黑寡妇的船,每个月还能走一趟新罗。只是新罗那边出现了一些变故,因为大唐这些权贵的介入,海贸的价格出现了波动。

  当初与朴正勇合作的格局,被彻底的打乱了。新罗方面对此乐见其成,尤其是有的商人,为了巨额的利润,不惜运一些违禁品去半岛三国售卖。金荣的信里还附了一份黑寡妇送来的信,这女人倒是没说什么,就是单纯的一个小账本。

  账本里记录的内容就是违禁品,谁家的船上发现了铠甲、横刀。看了之后,触目惊心。

  毫无疑问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李诚不禁联想到了清初的所谓八大“皇商”。商人自然是无节操可言的,为了利润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尤其是所谓山西八大皇商,更是如此。不断的将后金需要的战略物资运出去,换取巨额的利润。

  而用来购买这些物资的贵重金属,则是后金入关劫掠而得。可以说八大“皇商”就像一条巨大的蚂蝗,附在明朝的身上吸血。为了一己之利,置天民族利益于不顾。

  想多了想多了,李诚苦笑着摇摇头。或者说是对人性要求太高了。不过这个事情肯定不能放纵的,李诚想了想,回到书房后自己动手研磨,提笔写了一份奏章。李诚很少写奏章,这家伙就是这么不务正业。在登州的时候,奏章都是许敬宗写,他用印。

  这一次李诚的奏章还是围绕海贸来写,当然李诚不会提出狗屁“海禁”。大唐缺少贵重进入,缺铜,这些都可以通过海贸来获得。所以李诚先是大谈海贸的好处,最后才转了一下话题,提到了违禁物品的问题。

  李诚不是那种只管提问题,不找解决之道的人。那样跟所谓的清流没啥区别。找毛病谁不会啊?你得找的出毛病,还得解决问题。所以李诚主张,加强巡察力量,成立一个单独的部门负责巡察,设在船舶司的下面。

  彻底断绝违禁品走私是不现实的,只要有暴利可图,这种事情就会一直存在。总是会有人铤而走险的,不能因噎废食,只能尽量的避免,加强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