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奸臣的定义
�十年后,突然发力。再往前追溯,不难看到之前的积累,量变引起质变。

  走在街上,看着胡商小心翼翼的躲在路边,给李诚让出道路。所以说,唐朝这个时代才是真正意义上中华文明农耕阶段的最后辉煌啊。后来的朝代,都是自认为最强。至于经济实力最强的宋朝,那种扭曲的体制怎么可能早就强国?

  李诚在马背上胡思乱想,李山拖着一条铁棍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跟着。前方一辆马车过来时,李诚只是看一眼,脸色微微一变。

  正经的是李诚给对面让路,毕竟人家前呼后拥的,几十号人呢。李诚这边才两个人。但是对面的车里传来一个脆脆的女声:“瞎了么?还不赶紧给自成先生让道。”

  李诚叹息一声,缓缓策马上前,车窗的帘子掀开了,露出高阳那张娇艳的脸:“先生这是要回家么?”李诚点点头:“殿下这是要进宫么?”

  “妾身去探望父皇呢。”高阳的答案也就是没别人听到,堂堂公主面对自成以妾身自居,不合适啊。但是高阳很自然的,对着李诚的眼神里,全是仰慕。

  “走了!”李诚挥挥手,策马往前,高阳也没纠缠,缩回车内,脸上带着微笑:“君子如玉!”真是一个敢爱敢恨,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小娘子。也许她和辩机的事情是杜撰的,但是也确实在历史上留下的自己的印记。

  李诚的出城计划自然是取消了,回到家里就写奏折,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改土归流和开海这两个政策,对于大唐来说是影响最小的。实际上唐朝的开海和明朝的开海不是一回事,因为唐朝没海禁。开海指的是开拓,而不是开放。

  事情传的很快,李诚这边正准备晚饭呢,有人登门来了。谁啊?这个点来,蹭饭的吧?

  来的是李义府,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奸臣”,见了李诚,李义府匆匆一抱手:“见过自成先生,先生糊涂啊。”李诚呵呵一笑,指着对面:“先吃饭,吃完再说。”

  李家的饭菜自然是不用说的,李义府也不客气,坐下来大口大口的吃,都不用人招呼。传统文人的习惯是吃饭的时候不说话,但是李诚没这个习惯。可惜,李义府不配合,一直在闷头吃,吃完了放下筷子,起身走一边坐下喝茶。

  李诚也只好闷头吃,李义府放下筷子没一会,李诚也放下了筷子。起身走到面对的椅子上坐下,接过莺儿手里的茶杯,抿一口才笑道:“那么紧张干啥?”

  “当今天下,天子及宗室,关陇,山东,三者兵力,先生所议者,除天子之外,余者皆受损。先生难道不明白,此事之危害耶?”李义府倒是很真挚的为李诚想。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李诚淡淡的丢过来这么一句话,李义府瞬间浑身血都冲到了脸上。不可思议的看着李诚,难道说自己以前看错了李诚么?仔细一琢磨,这话还真的不假啊,李诚的作为,真的有点这个意思。

  历史上的李义府真的是奸臣么?在李诚看来真的未必。他是站在皇帝的一边,帮着去打压权贵和士族,才有了后来的骂名。当然他也没少给自己捞好处,但是谁在位子上不给自己捞好处呢?只有李义府一个人么?

  奸臣的定义是什么?曹操还是奸臣呢。但是客观历史呢?他统一了北方,结束的了战乱。

  所以说,掌握话语权这个事情,真的很重要。其他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李义府憋了一会,长时间的低头不语,最终站起来朝李诚深深长揖:“愧杀义府也,告辞。”二话不说,走了。李诚淡淡的在后面来一句:“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