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印刷术成
。有个事情李世民没跟大家说,就是他赐给李诚的宅子,给他还给了崔成这个义兄。现在崔成干的不错,长安县治下治安和为生环境大大好转。宅子的事情可以看的出来,李诚是个知道感恩的人。
李世民要知道李诚留着宅子,是为了跟武约和武顺做邻居,估计能起的拿鞭子抽他。
李治又来上课了,现在他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李诚上课很有趣,偶尔还讲两个小故事。课业也没那么重,一般都是半天上课,半天自由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放在一般给皇子当老师的大儒那里,那是想都不感想的。李诚却丝毫没有误人子弟的觉悟。
上午三节课,今天换了花样,两节课讲数学,一节课教语文。完事布置一点作业,就让李治回去了,午饭都没留。李诚这么干是因为上午少府监派人来了,告诉他一个好消息。纸和墨的问题都解决了,经过多次实验,印出来的效果基本满足要求了。
在这个大事面前,李诚还能坚持上一个上午的课,算是比较称职了。
李治没吃上李家的午饭,撅着嘴回到宫里,吃饭的时候李世民看他食欲不振,心说早晨出去还兴致勃勃的,中午回来就这样子?我得问问!
“雉奴,今天上课不开心?”李世民不动声色,李治摇摇头:“上课开心,就是师傅有事去甚少府监,没留雉奴吃午饭。”
“嗯?”李世民一听这个话,心里有谱了,笑道:“还有下回嘛,回头父皇去李家抓一个厨师回来。”李治一听这话摇摇头:“父皇,不可。”
李世民一听这孩子小大人似得语气说话,忍不住笑着问:“为何啊?”
李治一本正经的回答:“师傅说了,要换位思考。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雉奴没吃上师傅的午饭,就把厨师抓回来。雉奴是高兴了,但是雉奴是师傅呢?肯定不开心了。雉奴不要师傅不开心,所以雉奴不要抓厨子。”
这个答案把李世民开心的不行了,一时间喜上眉梢。这孩子教的啊,太有成绩了。
“师傅怎么想起来跟你说这些了?”李世民又追问一句,这次李治回答:“雉奴身边的人,打翻了一个杯子,雉奴很不高兴,要打她。师傅拦住不让打,对雉奴说,如果雉奴也犯错了,师傅也要打雉奴,雉奴会不会开心呢?雉奴说不开心,师傅就说你看,师傅要打你,你不开心,你要打她,她也不开心。这叫换位思考,下人有错,处罚的办法很多,不一定要打啊。可以罚她赔杯子的钱,也可以罚她去厨房学做饭给雉奴吃。”
李治这个年龄,单纯的说教是听不懂的,李诚的方式无疑很有效。
少府监的工坊内,李诚看着印出来的书页,虽然依旧非常的粗糙,但是已经可以称之为书了。第一次印出来的自然是《三字经》,李诚监督之下,工匠们装订成册,其实就是一个小册子,但是在这个时代,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印刷批量省城的线装书诞生了。
封面有点简单,就是“三字经”三个字,下面有一行小字,李诚著。不要脸的事情已经做过了好多次了,就不在乎多一次了。穿越不抄袭,白跑一趟么不是。
五百册装订好了,李诚让人用绳子捆起来,正准备装车运走呢,工匠们突然都停了下来,跪地不起。李诚道:“干啥呢?”身后传来李世民的声音:“自成,印出书来了?”
李诚一回头,连忙行礼:“陛下来了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这不,正准备给陛下送书去呢,陛下来了,微臣省得走一趟了。”
李世民拿过一本小册子,在手上仔细的看,印刷用
李世民要知道李诚留着宅子,是为了跟武约和武顺做邻居,估计能起的拿鞭子抽他。
李治又来上课了,现在他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李诚上课很有趣,偶尔还讲两个小故事。课业也没那么重,一般都是半天上课,半天自由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放在一般给皇子当老师的大儒那里,那是想都不感想的。李诚却丝毫没有误人子弟的觉悟。
上午三节课,今天换了花样,两节课讲数学,一节课教语文。完事布置一点作业,就让李治回去了,午饭都没留。李诚这么干是因为上午少府监派人来了,告诉他一个好消息。纸和墨的问题都解决了,经过多次实验,印出来的效果基本满足要求了。
在这个大事面前,李诚还能坚持上一个上午的课,算是比较称职了。
李治没吃上李家的午饭,撅着嘴回到宫里,吃饭的时候李世民看他食欲不振,心说早晨出去还兴致勃勃的,中午回来就这样子?我得问问!
“雉奴,今天上课不开心?”李世民不动声色,李治摇摇头:“上课开心,就是师傅有事去甚少府监,没留雉奴吃午饭。”
“嗯?”李世民一听这个话,心里有谱了,笑道:“还有下回嘛,回头父皇去李家抓一个厨师回来。”李治一听这话摇摇头:“父皇,不可。”
李世民一听这孩子小大人似得语气说话,忍不住笑着问:“为何啊?”
李治一本正经的回答:“师傅说了,要换位思考。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雉奴没吃上师傅的午饭,就把厨师抓回来。雉奴是高兴了,但是雉奴是师傅呢?肯定不开心了。雉奴不要师傅不开心,所以雉奴不要抓厨子。”
这个答案把李世民开心的不行了,一时间喜上眉梢。这孩子教的啊,太有成绩了。
“师傅怎么想起来跟你说这些了?”李世民又追问一句,这次李治回答:“雉奴身边的人,打翻了一个杯子,雉奴很不高兴,要打她。师傅拦住不让打,对雉奴说,如果雉奴也犯错了,师傅也要打雉奴,雉奴会不会开心呢?雉奴说不开心,师傅就说你看,师傅要打你,你不开心,你要打她,她也不开心。这叫换位思考,下人有错,处罚的办法很多,不一定要打啊。可以罚她赔杯子的钱,也可以罚她去厨房学做饭给雉奴吃。”
李治这个年龄,单纯的说教是听不懂的,李诚的方式无疑很有效。
少府监的工坊内,李诚看着印出来的书页,虽然依旧非常的粗糙,但是已经可以称之为书了。第一次印出来的自然是《三字经》,李诚监督之下,工匠们装订成册,其实就是一个小册子,但是在这个时代,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印刷批量省城的线装书诞生了。
封面有点简单,就是“三字经”三个字,下面有一行小字,李诚著。不要脸的事情已经做过了好多次了,就不在乎多一次了。穿越不抄袭,白跑一趟么不是。
五百册装订好了,李诚让人用绳子捆起来,正准备装车运走呢,工匠们突然都停了下来,跪地不起。李诚道:“干啥呢?”身后传来李世民的声音:“自成,印出书来了?”
李诚一回头,连忙行礼:“陛下来了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这不,正准备给陛下送书去呢,陛下来了,微臣省得走一趟了。”
李世民拿过一本小册子,在手上仔细的看,印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