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遇敌
�追九日。

  “回总管,斥候营今日有消息回来,称发现大规模迁徙的踪迹。不出意外,距离不远了。”

  李道宗脸色稍稍缓和,微微的松了一口气:“你部呈上来的法子不错,以旗号哨音为联络,以旗号为令,古而有之,如此细化,是你想出来的法子么?”

  古代打仗各部之间的联络是个大问题,旗号标明所部,甚至下达一些简单的命令,指挥战场进退,这一点都不新鲜。但是像李诚玩的这么细致,还是第一人。在战场上,命令的下达,事关胜败。崔成先在斥候营推广,发现有效,上呈给李道宗。为啥不直接上呈李靖呢?呵呵,那也要够的着啊,一个小小的校尉,能在李道宗跟前说上话就不错了。

  “非也,此乃斥候营李诚所为。李诚之才,崔某不及万一。”崔成不肯夺人之功,报上了李诚的名字。“李诚?功达何出此言?”李道宗好奇了,他对崔成还是比较看好的。一个崔氏弟子,就算偏室庶出,不受重视。如果他愿意,在当地谋一个职位,拿一份俸禄,过安稳的小日子一点都不难。运气好的话,没准还能慢慢的爬到州府一级。崔成却来到了鄯州,拿性命搏杀,换一份前程。可以说,前一种选择,在世族之中比比皆是。

  崔成能混到斥候营校尉,这已经很不简单了,这一仗下来,再往上走几乎是定局。这样一个前程可见不差的崔氏弟子,却推崇一个无名之辈,李道宗在脑子里转了好多圈子,也想不起那一家的孩子叫李诚的,还跑军前效力来了。

  崔成把李诚的事情仔细的说了一番,尤其是他的站前准备,指出多带水袋的事情。

  李道宗摸着下巴沉吟良久,点点头道:“这个李诚,战事有暇,带他来见一见。明日一早,大军渡河,功达率三千人马先行。”不能光听崔成说就下结论,尽管他的话可信程度很高。崔成拱手领命,主动告退。李道宗抬手就算回礼了,目送他走出大帐。

  斥候行军,尽量减少携带物资的数量,以保证行军的灵活性。所以,牛大贵等人带的帐篷,都是小帐篷。一般情况下,就是一个人睡,挤一挤两个人。李诚用地窝子,解决了晚上睡觉的问题。小铲子挖的飞起,里头垫一层干草,帐篷的作用是挡风。

  为避免被敌人夜袭的时候一锅端,还特意挖了两个,相距百米。

  天色微明,李诚被震天动地的马蹄声惊醒了,看看身边的人睡的正香,有点诧异。怎么就我一个人听见了,不会是错觉吧?想想还是不放心,李诚爬了起来。

  值夜的牛大贵看见他,立刻过来笑道:“早间对付几口干粮就得了。”这是以为他起来做饭呢,李诚示意不要说话,趴在地上用耳朵听。牛大贵见状,面色严峻,也趴在地上听了起来。可是牛大贵一点感觉都没有,李诚却听到了千军万马。

  “西北方向,不下万骑。”李诚紧张的说了一句,如果别人说这个话,牛大贵这个老行伍能一巴掌扇过去,动摇军心,直接砍死。但这话是李诚说的,牛大贵立刻拿出哨子,使劲的吹响。执勤小组被惊动,立刻汇聚过来,两个地窝子里的人纷纷钻出来。

  顾不上梳洗了,简单的擦了擦脸,整理马匹和物资。李诚对牛大贵道:“带上两个人,迎上去确定一下。其他人准备好了,可以先往洮河边撤。”

  牛大贵犹豫道:“大郎,谎报军情是要杀头的。”李诚想了想:“让钱谷子带上物资先撤,其他人保持距离,发现情况立刻回合后撤。没有猜错的话,大军一早渡河,敌军逼近之时,正好半渡而击。”

  牛大贵打了个冷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出了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