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法治之精髓
  可以说,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李阳心里非常清楚,如果大秦不抓紧时间变革的话,很快天下就将大乱。

  而且,历史上的陈胜、吴广起义,也就是在明年发生。

  而要改变这一切的唯一方法,就是变革,废暴政,让百姓休养生息。

  不过,要还百姓休养生息,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办到的事。

  因为没有人能劝嬴政,放弃那些国家工程。

  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这可是嬴政这辈子一心想在实现的事情,谁去阻拦,谁便是与他作对。

  莫说臣子劝谏,就是他儿子劝谏都没落到好。

  公子扶苏之所以被发配边关,其实就是因为他所实行的政治主见与始皇的治理相矛盾,扶苏认为当以仁治国,加上他又不懂的隐忍,多次顶撞始皇的威严,以致在一次直面指责始皇焚书坑儒的错误性时,被秦始皇一怒之下发配边陲的。

  连自己儿子劝谏,都会被发配边陲,试问,这天下又还有谁敢去逆始皇的龙鳞呢?

  对李阳来说,这是一个难题!

  不过,虽是难题,但却必须得想办法去解决。

  想到于此,李阳小心的道:“师兄鬼谷子,所学多为争霸之术,而在下所学为治世之术。争霸之术,善谋略,重战伐,以吞并天下为目地。而治世之术,善施政,重民生,以天下繁荣富强为目地。此,二者之大别!”

  站在一旁的李斯,心里已是冷笑,这家伙,大胆哪,善施政,重民生,这岂不是在主张以儒家的仁义之学治国么?这可是与陛下的治理相悖,他这真是不怕死啊!

  不仅李斯如此想,在朝的文武大臣此时都异样的眼神看向李阳。

  每个人都知道,始皇最恨儒士,甚至为此,在前不久一口气杀了以扶苏老师淳于越为首的四百多名儒士,甚至还下令焚尽天下诗书,可见始皇恨儒家学说之深。

  果然,嬴政听闻顿时不喜,眉头微蹙:“先生之言,难不成是说要让秦国,弃法从仁?”

  李阳连忙道:“陛下误会了,在下所言之治世之术,并非是弃法从仁。不仅不弃法,反而要加强和完善律法,达到依法治国之目的。”

  嬴政一愣:“哦?这么说来,先生亦觉大秦律法,于国之重要?”

  李阳点点头,毫不质疑的道:“法,乃我大秦立国之本。自商鞅变法,这才有了国力壮大,实现了富国强兵,可以说,正是因为大秦有律法,这才奠定我大秦一统天下之基石。”

  “好,说的好!”

  嬴政大笑几声,然后叹道:“可惜啊,想我大秦之法,乃是富国强兵之法,天下却有人,对我秦律极尽诋毁,称秦律为暴律,称寡人之秦为暴秦!先生,你说这是为何啊?”

  李阳赶紧道:“陛下,这便是在下之前所言及的,争霸之术,与治世之术的症结之所在了!”

  “是何症结?先生快讲!”嬴政催道。

  李阳一本正经的道:“正所谓,上马打仗,下马治国。争霸之术是为战,治国之术是为安。商鞅之法,为战时之法,法重律严,才可规军纪,增战力,以图争霸天下。但是,如今我大秦一统天下,百姓渴望安宁,若以战时治军严法来治理百姓,则太过严苛,是故才会被人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