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城濮点将
  顿时,晋文公陷入了沉思。

  这是个两难的决定。

  一舍相当于三十里,三舍等于九十里,主动退让等于怯战,士气难免受到打击。但若是不退的话,又会失信于天下,落人口实,称霸之路将会艰难重重。

  在得与失之间,他徘徊不定。

  见晋文公踌躇不决,狐偃进言道:“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

  “打仗先要有理,理直才能气壮。”左轸马上反驳道,“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的话,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战也不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打仗师出有名方能占据舆论的制高点。

  先轸一番话有理有据,不得不令人信服,也说到了重耳的心坎上,毕竟他也不想一辈子背上忘恩负义的包袱。

  “就依爱卿之言,退避三舍。”权衡之后,让他最终下了决心。

  当即,大军撤出陶丘,又一口气后撤出了九十里,到了城濮才停下来。

  ……

  陶丘城内,望着空无一人的街道,成子玉露出了得意而自傲的笑容。

  “将军,晋军撤走主动示好,不如我们见好就收,罢兵回国吧……”一名叫斗宜申的左师将道。

  “不行!”

  成子玉一口否决,“重耳主动退兵,这是怕了。越是这样,越不能给他们喘息之机,而且我已与大王立下了军令状,不破晋军决不回国。传令下去,大军继续进军,晋国跑到哪儿,我们就追到哪儿!”

  一日后,楚军兵至城濮。

  晋军早已布置好了阵势,静候楚军到来。

  成子玉颇懂兵法,勘察地形后,见一处地方背临高山,前有一片大水泽,这是兵法上阐明的进可攻退可守的绝佳地形,他便令大军在此安营扎寨。

  晋楚两军遥遥相对。

  魏犨看到,对先轸道:“将军,如果让楚军占据了险地,易守难攻,不如趁他们立足未稳时出兵争夺。”

  先轸摆了摆手,笑道:“魏将军不必担心,占据险地是为了固守。成子玉远道而来,其意在战而不在守,就算他占据险地又有什么用?”

  尽皆恍然。

  正此时,军吏来报:“楚国使人来下战书。”

  “拿来我看!”

  晋文公打开战书,写的是:“大王,子玉请求与你的军士相戏,大王可以站在战车的车辕上观赏这场好戏,子玉我也可以看到。”

  战书上,成子玉的口气狂傲至极。

  狐偃动容道:“两国交战乃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成子玉却说成相戏,这也太不敬重战事了,岂能不败?”

  东周之前的战争,与祭祀鬼神一样是一件神圣的事。交战之前需要举行盛大的出师仪式,卜算军事,祭奠苍天,还要与对方约定交战时间,列队后才能出战。

  战场上还有一些奇怪的规矩,比如落败一方士兵跑出十步后不能再追,对方一方受伤不能让其二次受伤……

  晋文公点头,命栾枝答书道:“楚王曾经给我的恩惠寡人从来都不敢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