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通牒
拍《流年似岁》后才有水花。

    他没再看粉丝那些零零散散不成排面的控评,转而去翻全炁过往的微博。全炁原本年纪就小,微博越往前翻,图片上的人越嫩。大概初中开始全炁就会在每次拍摄结束后到异地逛逛,不带经纪人、助理,也没带父母。余有年去瞧了一下豆瓣组的分析,有人说去那种文艺小区估计是约了什么人,没人会独自去这种好看又浪漫的地方;又有人说全炁一直独来独往,也是文艺片常驻小生,一个人去不出奇。

    余有年没考究下去,那个小区他去过,拉着“好朋友”去的,还让对方给他拍了照片。他本人对拍照没什么执念,照片都是营业微博用的。从拍《一城一梦》开始,余有年就开了一个新微博帐号,营造形象这种事情总是利大于弊的。他手上还有一堆当职黑时养下又没被公开处刑过的号,一切都有备无患。余有年逐个号登进去点赞和转发一些有趣的东西。一个人活出了一村人的气势。

    之前接单的微信号基本上不能用了,同行熟人都在上面。他就重新申请一个微信号,又跑到微博上跟那些低端的黑子号私信,先是编一通对艺人胡乱扫射的瞎话,提升与对方的共感。在对方自以为聊熟后,他再有意无意透露自己想把骂人这种天赋发展成事业。果然没多久,他便被拉进职业黑子群里。低端的群要进去难度不大,但余有年自然“志不在此”,以他的能力往上爬是很快的,只是找个入口而已。

    6.1

    “姜导那边给你约好时间了,明天下午,需要我跟你们一起去吗?”经纪人杨媛问全炁。

    全炁想了一下,摇摇头:“就当做个介绍,你去可能就变味了。”

    全炁自己接戏不频密,但也没给自己太多松懈的时间。一般手上的戏接近杀青了,他就会从杨媛给他挑的剧本里找想挑战的去试试。杨媛带他带久了便知道他的节奏,休息一两个月就开始戏痒,得掐着他戏与戏和学习之间给他找剧本磨练演技。

    别人十八岁还想着放学后去哪里浪,全炁却已经做好将来十年的工作目标计划。他用一张从文具店里买回来的大卡纸和马克笔,字迹工整地写好短期与长期的目标,贴在家里玄关处。这导致杨媛每次去他家都既欣慰又感到压力重重。有这么奋发向上的演员在手,她固然高兴自己捡到宝,但全炁的那些目标同时成为了她的目标,她只得加把劲努力。可现在这个市场哪是“努力”就成事的。

    杨媛曾经问全炁,能不能把计划表贴在房间里,要不然阳台厨房厕所哪里都行,就是别贴在玄关。全炁回以她一个露齿的笑容,一颗颗平整小巧的牙齿像草食性小动物。当时还没找到野心的杨媛败阵下来说,跑断腿就跑断腿吧,当减肥。

    余有年站在家楼下的街口,看见远方驶来一辆不显眼的轿车停在面前。车窗降下来露出一张雪白的脸。

    “上车。”

    全炁腾出余有年上车那边的座位。等人上了车全炁才瞧见余有年那张没有血色的脸。

    “你怎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