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第35-36章

  细细密密的琴箫和鸣,也传入耳畔。

  武庚牙齿咬得咯吱响,这曲子分明只有诗言会弹,如今出现琴箫和鸣,必是周公与诗言在一起。

  深夜来袭便罢了,还带上佳人出行,炫耀一番,当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吴良道:怎么办,派兵迎上去吧。

  武庚看看江上迷雾重重,缓声道:大王子,你看这江面,浓雾低垂,那周公又是擅于用兵之人,这个时候他出兵,必是有什么诡计,我们切不可着了他的道。

  吴良见江上雾蒙蒙一片,的确不是兴兵作战的好时机,便问:以豳王之意,该如何是好

  召来弓箭手,射箭给我狠狠地射,尤其向那个有琴瑟和鸣之声的船上射武庚咬牙切齿道,心里暗想,周公带着诗言过来,分明就是挑衅,想借此激起我的怒火,让我贸然带兵出击,中了他的埋伏。我便是不上你这个当

  吴良立刻调来五千名弓弩手,一起向江中乱射。

  一时间,箭如飞蝗,直射向江心的船只,草靶、布幔之上全都受了箭。

  召公坐在船舱中,听着叮叮咚咚的落箭声,心下惶恐。

  诗言见这三国演义的计策--草船借箭,被周公使用得炉火纯青,心中又是高兴又是害怕。

  毕竟这和看电视剧不同,自己亲临战场,那份感受无法言表。

  手中一颤,曲子便错了几处。

  周公停下吹箫,柔声道:言儿,你害怕了

  诗言抬头看了看周公,强自笑了笑,怎么会不害怕,这是现代人无法经历的战场,她能做到如此镇定,一来这计谋她知道结果。二来她全身心信赖周公,相信他不会出错,所以才放心了许多。

  周公又继续吹起玉箫,心中却是赞叹,真是奇女子这种场面,连召公都吓得面如土色,诗言却能镇定如斯,不简单

  片刻,船身开始倾斜,周公传令下去:换另一面。

  召公见诗言都如此镇定,当下觉得自愧不如,也慢慢安静下来。

  此刻见周公如此吩咐,隐隐感觉出来其中奥妙,问道:四哥,你这是在

  草船借箭跟九夷水军借箭。这是言儿想出来的妙计。你看大雾弥漫,武庚等人必起疑心,不敢出战,放出箭来,我们便省了多少造箭的工夫。

  召公敬佩地看向诗言,这个小女子,怎么有得如此计谋,当真是智慧与美貌集于一身。

  可惜,这样的妙人儿,自己却无福得到。

  诗言羞涩低头,这计谋是诸葛亮想出来的,哪里是自己聪明。

  要是没有四哥对天气的把握,我也想不出这样的计策,都是四哥的功劳。诗言低低道。

  的确如此,草船借箭关键在于天气,如果这方面不过关,那说别的都是白费。

  当时电视剧中,诸葛亮便提到,懂天气、阴阳、八卦,是帅将必备之能,周公是此行鼻祖。

  自己这个计谋算是给对了人。

  只是周公说他不会解梦,那现代遍地的周公解梦是怎么回事难道历史又出现错误

  周公见诗言双腮酡红,羞涩不已,心下起了想揽她入怀的冲动,却碍于召公在场,当下呵呵笑道:是你的功劳便是你的,谦让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