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登基
即位。

  乾清宫正门要垂帘,表示丧事暂停。

  朱由校到保和殿降舆,先到皇极殿升座,各级官员行礼。礼毕,官员各就位,礼部尚书再奏请即皇帝位。

  米礼义、米柱、洪承寿、徐光启、李逢春等随朱由校御皇极殿。

  朱由校升宝座即皇帝位,这时按一般典礼规定,由皇极殿韶乐乐队演奏,但由于处在丧期,规定音乐设而不作,只午门上鸣钟鼓。

  朱由校皇帝即位后,阶下三鸣鞭,在鸣赞官的口令下,群臣行三跪九叩礼。

  典礼中,百官行礼应奏丹陛大乐,此时设而不作,群臣庆贺的表文也进而不宣。

  最后要颁布诏书,以表示皇帝是“真命天子,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仪式庄严而隆重。

  首先,大学士再将诏书捧出,交礼部尚书捧诏书至阶下,交礼部司官放在云盘(装饰有云纹的木托盘)内,由銮仪卫的人擎执黄盖共同由中道出太和门,再鸣鞭,皇帝还宫。

  文武百官分别由太和门两旁的昭德门、贞度门随诏书出午门,将诏书放在龙亭内,抬至天安门城楼上颁布。

  皇帝返端凝殿,再换上孝服。

  大学士等将“皇帝之宝”交回,贮于大内,至此礼成。

  由于仓促登基,原计划登基是在三天后的,现在未免准备不足,许多礼仪并不到位,比如这皇帝的年号尚未选出,而且这大臣们刚刚大战一场,大多面肿鼻青,衣衫褴褛,而且这外国使臣、各地抚督的代表们也大多未到。

  说到这面肿鼻青,衣衫褴褛这一节,这刚上金銮殿,这王安是让人拿来了药油和鸡蛋,更换的衣服也有,只是没有人使用,为什么呢?这衣衫褴褛、面肿被青的样子,这才显得我嫉恶如仇,我为皇帝陛下流过血流过汗,连几位阁臣都如此,更不用说其它人了。

  这风仪潇洒出众的米柱是如此,就是这李逢春李翰林也是如此,最夸张的是米礼义,一身甲胄的他,全身是血,有的是敌人的,有的是自己的,他手按锈春刀,与这个骆思恭一左一右,护在了朱由校身边,当起这护卫的活计,他的手下们则与大汉将军们一起,在殿外驻守。

  这个杨如花护送朱由校到此,便要告辞,朱由校道:“李公公让阿妹保护孤王,阿妹怎可弃孤王而去?”

  杨如花道:“我要去救姥爷。”

  朱由校道:“孤也想救李公公和奶娘,只要登基之后,马上发兵去救,如果他们敢伤李公公和奶娘一根寒毛,孤王将他们碎尸万段。”

  米柱也道:“现在张国公己派大军封锁这乾清宫,他们一个也逃不了,下官相信,叛军即将崩溃,等太子完成登基大典之后,马上去救姥爷。”

  杨如花看见米柱就脸红,不敢直视他的眼睛,拱手道:“一切但凭、米大人作主。”这米柱是她的未婚夫婿,自然是抖不起来。

  这大典既定,当务之急是议定新皇年号,经翰林院议定,所皇帝年号为天启。

  天,巅也。…巅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天启者出于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

  意为臣听说上天所赞助的,别人是不能干预的。

  这朱由校都并不满意,他向米柱使了一个眼色,因为他们在闲聊时,居然“巧合”的聊到这个年号,当时朱由校还是相当满意的,谁知这米柱贬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