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改革需要动刀子
26日,第二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在京城举行。会议研究了党校的改革问题,使党校尽快由短期轮训干部为主转向正规化培训干部为主,逐步实现正规化,为培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党政干部做出新贡献。12月10日,中央印发《中央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决定》提出,争取从“七五”计划期间开始逐步做到:凡是担任省、地两级党政主要领导职务的干部,必须经过中央党校培训;担任县级党政主要领导职务的干部,必须经过省、市、自治区党校培训;地市县级党委所管主要领导干部也必须经过地市县委党校的培训。
徐君然很清楚,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党建工作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毕竟后世的理论当中,四个坚持当中,第一条可是坚持党的领导,之后才是坚持改革开放。
而徐君然所缺乏的,就是在党校学习的这份资历。
未来的几年之内,严打的风浪不会过去,徐君然所关注的,是一年之后的一九八四年。
1984年,华夏的改革开放开始向全国推广,思想上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在那之前,华夏经济是叫做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基本上应该说是计划经济时代。所有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国家来规定的,徐君然甚至记得,就连两分钱一盒的火柴,一旦出现价格的变动,都要开政治局会议进行讨论。当时大家的观念是我们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就是价格稳定,像火柴这样一个涉及到每个人使用的东西,尽管很小,但是要上政治局会议上研究,谈价格能不能动,它对整个社会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从84年开始,华夏的人民生活水平日新月异,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本在各地只有政府机构才会拥有的轿车,渐渐的出现在普通人的手里,“下海”这个词,成了很多人都在讨论的话题,停薪留职搞个体,很多捧着机关铁饭碗的人做出了自己人生最大的选择。
摆个小摊,胜过县官。喇叭一响,不做省长。全家做生意,赛似总书记。
话虽夸张,却折出那个时代的特征来。
在那之前,徐君然打算好好的充实一下自己,未来的大潮当中,自己必然要有一番作为才行。
跟林雨晴回到曹俊明的家,金丽和杜文艳正在厨房做饭,林雨晴自然是过去帮忙,徐君然跟曹俊明还有谢永强三个人,来到客厅里面坐下,闲聊了起来。
“君然啊,准备的怎么样了?党校学习可不比大学,要做的功课很多啊。”谢永强笑着对徐君然说道。他已经从曹俊明的嘴里面听说徐君然要去中央党校学习的事情,所以才有这么一说。
曹俊明笑了起来:“是啊,永强说的没错,这党校跟咱们学校不一样,你想好没有,准备主攻哪一门课程?”
徐君然知道,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好,所以也没有隐瞒,直接说道:“我考虑主修经济学,说实话,我对于经济方面的事情,还是很感兴趣的。我觉得,咱们现行的经济体制,需要一次彻底的改革。”
曹俊明眉头一皱,迟疑了一下刚要说话,谢永强却饶有兴趣的问道:“噢?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他和曹俊明不一样,曹俊明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希望徐君然能够稳妥一些,不要再出风头了,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华夏就是这样的情况,越是在风口浪尖的人,越容易被人关注,而被人关注的代价,就是任何事情都会被在放大镜的观察当中,稍微一个不小心,你的对手或者敌人,就会抓住你的错误,把你打落尘埃。
而谢永强在中办工作,他每天面对的都是各方面的大佬们,接触的人和事情都�
徐君然很清楚,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党建工作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毕竟后世的理论当中,四个坚持当中,第一条可是坚持党的领导,之后才是坚持改革开放。
而徐君然所缺乏的,就是在党校学习的这份资历。
未来的几年之内,严打的风浪不会过去,徐君然所关注的,是一年之后的一九八四年。
1984年,华夏的改革开放开始向全国推广,思想上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在那之前,华夏经济是叫做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基本上应该说是计划经济时代。所有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国家来规定的,徐君然甚至记得,就连两分钱一盒的火柴,一旦出现价格的变动,都要开政治局会议进行讨论。当时大家的观念是我们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就是价格稳定,像火柴这样一个涉及到每个人使用的东西,尽管很小,但是要上政治局会议上研究,谈价格能不能动,它对整个社会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从84年开始,华夏的人民生活水平日新月异,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本在各地只有政府机构才会拥有的轿车,渐渐的出现在普通人的手里,“下海”这个词,成了很多人都在讨论的话题,停薪留职搞个体,很多捧着机关铁饭碗的人做出了自己人生最大的选择。
摆个小摊,胜过县官。喇叭一响,不做省长。全家做生意,赛似总书记。
话虽夸张,却折出那个时代的特征来。
在那之前,徐君然打算好好的充实一下自己,未来的大潮当中,自己必然要有一番作为才行。
跟林雨晴回到曹俊明的家,金丽和杜文艳正在厨房做饭,林雨晴自然是过去帮忙,徐君然跟曹俊明还有谢永强三个人,来到客厅里面坐下,闲聊了起来。
“君然啊,准备的怎么样了?党校学习可不比大学,要做的功课很多啊。”谢永强笑着对徐君然说道。他已经从曹俊明的嘴里面听说徐君然要去中央党校学习的事情,所以才有这么一说。
曹俊明笑了起来:“是啊,永强说的没错,这党校跟咱们学校不一样,你想好没有,准备主攻哪一门课程?”
徐君然知道,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好,所以也没有隐瞒,直接说道:“我考虑主修经济学,说实话,我对于经济方面的事情,还是很感兴趣的。我觉得,咱们现行的经济体制,需要一次彻底的改革。”
曹俊明眉头一皱,迟疑了一下刚要说话,谢永强却饶有兴趣的问道:“噢?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他和曹俊明不一样,曹俊明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希望徐君然能够稳妥一些,不要再出风头了,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华夏就是这样的情况,越是在风口浪尖的人,越容易被人关注,而被人关注的代价,就是任何事情都会被在放大镜的观察当中,稍微一个不小心,你的对手或者敌人,就会抓住你的错误,把你打落尘埃。
而谢永强在中办工作,他每天面对的都是各方面的大佬们,接触的人和事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