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捅篓子!
�在干部提拔问题上面存在的一些弊端。

  别人倒也罢了,曹俊明看到这个文章的时候,差点没晕过去。这分明就是徐君然跟自己曾经说起过的话题,这家伙的后手原来在这!

  “大哥,您别生气,这事儿……”徐君然露出一个笑脸来,想要让曹俊明平息一下怒火。

  曹俊明眼睛一瞪:“我能不生气么?你小子这是疯了还是怎么着?最高首长夸你几句,你就翘尾巴了?这干部使用问题是你能随便乱说的么,你也不好好想想,有些话咱们在家里说说就罢了,还让老三拿到报纸上说,你以为上面的人都是傻子,不知道你是在说谁吗?”

  他是真的火了,原本徐君然被最高首长表扬,是一件让他替弟弟高兴的事情,可偏偏这个文章一出来,顿时又一次把徐君然推上了风口浪尖,别人都不是笨蛋,这点事情能瞒得过一般人,怎么可能瞒得过那些眼睛里不揉沙子的老爷子呢?

  戎马生涯打下偌大个华夏,哪一个不是火眼金睛?稍微动动手指头,就能把徐君然的那点小心思给找出来。

  “好了,老大,你也不要再骂君然了。”曹老爷子缓缓开口,对自己的大儿子说道。

  听父亲开口,曹俊明这才瞪了还在笑呵呵的听着自己唠叨的徐君然一眼:“回头再收拾你小子。”

  说着,他又看向楚闻天:“还有老三你,你也跑不了!”

  原本看着徐君然挨骂的楚闻天表情一僵,顿时苦笑了起来:“大哥,我这是被小六逼的!”

  其实不管是他还是徐君然都知道,曹俊明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担心他们,毕竟这么一篇文章发出去,徐君然肯定再一次成为全国瞩目的人物,在那些大人物的眼中,谁都知道他是出自江南的,而这篇文章所指出的问题,恰恰就是江南省如今存在的问题,可以不夸张的说,这一篇文章固然把江南的盖子揭开了,也同样让徐君然自己,成了众矢之的。

  “君然啊,你觉得,我们在干部队伍的使用上面,真的存在那么大的问题么?”

  出人意料的是,曹老爷子开口的第一个问题,却并不是指责徐君然。

  到了他这个年纪,很多事情看得早就已经淡了,虽说对于家人依旧有些牵挂,可考虑更多的,却是国家与民族。

  徐君然恭敬的点点头,对老人答道:“我觉得,一直以来,人们都有一个误区。”

  “噢?”曹老微微一怔,等待着徐君然的下文。

  徐君然轻轻一笑,继续说道:“我们常把戊戌维新的失败,归咎于顽固派的阻挠。其实,在1898年,本就没什么成气候的顽固派,求变已是朝野内外一致的共识。1898年初的时候,李鸿章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已有‘年来事多取法泰西,……欲蠲旧习之浇漓,致维新之政治’的说法。元旦前后,袁世凯也两次向帝师翁同龢提议实施变法。严复、伍廷芳、张謇等,或通过报纸,或通过私人关系,也向朝廷提出了自己的变法方案。就连所谓不同意变法的荣禄,实际上也都在努力的改变着固有的思想。”

  “可为什么最终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熟知这段历史的曹老反问了徐君然一句。

  徐君然呵呵一笑:“很简单,因为维新变法的主张本就是空谈,光绪用错了人,康有为不过是个政治投机分子罢了。不管是所谓公车上书也好,还是什么十二局也罢,都是他的进身之阶。”

  曹老爷子没说话,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