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体香 第三部:屏行会所】第19回
/>   「我呢,对这些男人们最喜欢的也没兴趣。听过也不往心里去……不过,可

  以说给你听听,你要嫌烦,就打断我……不嫌烦,就当故事听听。」卓依兰笑得

  很平和,但是周衿,忽然发现,她开始随意自然的说起这些的时候,她的身上,

  仿佛在散发另一种炫目的光芒。

  「我们国家呢,国内国外都喜欢讲,分成所谓的几大政治派系,但是实际上,

  大部分是民间和国外媒体捕风捉影。老百姓么……最喜欢神神道道的秘闻,对真

  正的历史,往往觉得太枯燥,反而没什么兴趣」。

  「其实按照我外公的说法,所谓的三大派系的形成,是属于一种历史偶然。

  说起来,要追溯到革命时期……那时候,我们的革命队伍里,成分很复杂,都只

  是秉承着某种革命信念和理想聚集到一起的,本质上,可以分成三种人。第一种

  呢,说白了其实是军阀出生的职业军人;第二种呢,是一腔热血的进步青年和知

  识分子;最后一种呢,是同情我们革命事业的工商界人士。因为工商界里,那时

  候的大侨商彭鸥南,支援革命几乎到倾家荡产,他是南洋商业巨子,以茶叶生意

  最为著名,人称『茶彭王』,所以,革命时期就有谚语『茶叶养活革命军』。这

  些工商界人士呢,思想上一般比较保守,多少受到西方工业革命思想影响,所以

  渐渐的也形成了某种聚合,人们就把这种出生的革命党人,以及他们的后裔,还

  有和他们理念接近的人士,称为『茶党』」。

  「和很多人料想的不一样,这批人和军阀派系还算可以共处,反而和进步青

  年理念相差最远。进步青年其实就是极左思潮,革命热情最高涨,但是有时候未

  免又太激进,其实说起来和茶党的思想本来就是南辕北辙的,只不过革命年代,

  大家的意识形态还在形成过程中而已。茶党的工商人士,一般都认为进步青年有

  点极端,有点太偏爱『平等』,所以有人曾经开玩笑说,『一派人是革命的茶,

  清新淡雅,一派人是革命的酒,浓烈刺激』……久而久之,那些思想上偏左翼偏

  激进的,就成了被戏称为『酒党』的前身」。

  「本来只有酒党和茶党,其实也没多大的分歧,不过是对于政见差异罢了。

  后来,建国后,第一代革命领袖们,也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另一种分歧。有一些

  革命领袖,坚持让子女继续从政,并且占据要津,这是大多数的。还有一部分人

  呢,则可能出于种种理由,要求子女后人逐渐在政治上淡化,从商、从学、从艺,

  就是不鼓励他们从政……当然了,有的淡化也没淡化成功,很多后人还是逐渐走

  上了政坛。但是不管怎么样,这批革命领袖的后人,因为这种家教的关系,除了

  革命啊、政治啊、理念啊、政策啊,多了很多其他的话题,经常有一些高层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