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欣】(04)
第四章、受蹂为幼兄。
【十九】。
喜从天降。
十七岁的民民,由于全县统考第一,品学兼优。被青海某部带兵的连长看中,
破格批准入伍,并报送到河北保定炮校学习。
可不知为啥,作为梁家父子两代的抚养人,杨支书与杨奶奶却喜忧参半。喜
的是梁家后代有了出息,两口对托孤育子的梁斌夫妇有了交代。他儿子家耀闻讯,
马上从北京打来电话,非常关心这事,说民民上学,花多少钱,他出。村里与家
辉芝芝相好的叔叔阿姨们,心里全都比吃了蜜还甜。这个三块,那个五块,上门
祝贺。民民的小伙伴们,这个送本本,那个买背包,欢天喜地。全村人都沉浸在
喜悦的气氛中。
可谁也不敢说,杨氏夫妇的担心没道理。
原来,县人武部主管新兵政审的,就是大伙熟悉的王怀仁。老两口担心他公
报私仇,借家辉服刑的事,卡住不让民民入伍,耽误了梁家独苗的锦绣前程。
为此,杨支书仗着多年当干部的关系,找人跟王怀仁说合,但谁一听,都摇
头。因为,自从出了梁家辉的那件事,他话少了,自鄙了。走路低头,脾气怪癖,
不言不语,喜怒无常。做啥事都出乎别人预料。杨支书找了他几次,他不理不睬,
连腔都不答。
梁欣见爷爷奶奶愁眉不展,就背着老人,偷偷地去找王怀仁。不知是他媳妇
风萍心软,还是梁欣嘴甜,两口子不但答应这事一定办妥。风萍还由于自己不会
生育,把梁欣认成了干闺女,并让县城读书的梁欣,有困难找她,不停的到她家
走动。
人们全都莫名其妙,难道应了「冤家宜解不宜结」那句老话。
民民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
民民的入伍通知书也下来了。
九九重阳节就是民民参军离家的日子。
明天,就是今天圆圆的太阳落下去,明又圆圆的升起来,弟弟就要离开姐姐
了。
入夜,梁欣看着从同伴家喝酒归来的弟弟,倒头便睡。轻手轻脚的到外间给
弟弟收拾东西。人常说:「一个姐姐半个妈。」作为姐姐,自妈妈去世,她既是
姐姐,又是妈。弟喜姐喜,弟忧姐忧。争气的弟弟,今破格入学,光荣参军,谁
高兴也比上姐姐。
五年了,一千八百个日日夜夜,冷了吩咐弟弟穿棉袄,热了叮咛弟弟换单衣,
渴了替弟弟烧茶水,饿了为弟弟拿干粮。前年,弟弟被摩托碰伤,姐姐背弟弟上
学,脸疲薄的弟弟,害怕同伴笑话,专叫姐姐走坑坑洼洼的小路。今夜,梁欣睹
物思人,泪眼朦胧,一边收拾,一边掉泪。
收拾完弟弟的东西,梁欣返身抱起妈妈的�
【十九】。
喜从天降。
十七岁的民民,由于全县统考第一,品学兼优。被青海某部带兵的连长看中,
破格批准入伍,并报送到河北保定炮校学习。
可不知为啥,作为梁家父子两代的抚养人,杨支书与杨奶奶却喜忧参半。喜
的是梁家后代有了出息,两口对托孤育子的梁斌夫妇有了交代。他儿子家耀闻讯,
马上从北京打来电话,非常关心这事,说民民上学,花多少钱,他出。村里与家
辉芝芝相好的叔叔阿姨们,心里全都比吃了蜜还甜。这个三块,那个五块,上门
祝贺。民民的小伙伴们,这个送本本,那个买背包,欢天喜地。全村人都沉浸在
喜悦的气氛中。
可谁也不敢说,杨氏夫妇的担心没道理。
原来,县人武部主管新兵政审的,就是大伙熟悉的王怀仁。老两口担心他公
报私仇,借家辉服刑的事,卡住不让民民入伍,耽误了梁家独苗的锦绣前程。
为此,杨支书仗着多年当干部的关系,找人跟王怀仁说合,但谁一听,都摇
头。因为,自从出了梁家辉的那件事,他话少了,自鄙了。走路低头,脾气怪癖,
不言不语,喜怒无常。做啥事都出乎别人预料。杨支书找了他几次,他不理不睬,
连腔都不答。
梁欣见爷爷奶奶愁眉不展,就背着老人,偷偷地去找王怀仁。不知是他媳妇
风萍心软,还是梁欣嘴甜,两口子不但答应这事一定办妥。风萍还由于自己不会
生育,把梁欣认成了干闺女,并让县城读书的梁欣,有困难找她,不停的到她家
走动。
人们全都莫名其妙,难道应了「冤家宜解不宜结」那句老话。
民民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
民民的入伍通知书也下来了。
九九重阳节就是民民参军离家的日子。
明天,就是今天圆圆的太阳落下去,明又圆圆的升起来,弟弟就要离开姐姐
了。
入夜,梁欣看着从同伴家喝酒归来的弟弟,倒头便睡。轻手轻脚的到外间给
弟弟收拾东西。人常说:「一个姐姐半个妈。」作为姐姐,自妈妈去世,她既是
姐姐,又是妈。弟喜姐喜,弟忧姐忧。争气的弟弟,今破格入学,光荣参军,谁
高兴也比上姐姐。
五年了,一千八百个日日夜夜,冷了吩咐弟弟穿棉袄,热了叮咛弟弟换单衣,
渴了替弟弟烧茶水,饿了为弟弟拿干粮。前年,弟弟被摩托碰伤,姐姐背弟弟上
学,脸疲薄的弟弟,害怕同伴笑话,专叫姐姐走坑坑洼洼的小路。今夜,梁欣睹
物思人,泪眼朦胧,一边收拾,一边掉泪。
收拾完弟弟的东西,梁欣返身抱起妈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