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穷得让人落泪的军户
��的那条。街上除了象本地军户家属开的一些店铺外,还有一些外地商客来经营的商店。不过说实在,五寨堡内也没什么生意好做,这些军户家属们只是赚个糊口钱罢了。

  显然五寨堡这个地方,吸引不了多少商人前来,这地方人明显没购买力。商人或多聚在宁武关,那里是山西镇镇城所在地,军将众多。或多聚在偏关,那里可和河套一带的蒙古部落贸易。

  千户宅附近或许算是五寨堡的“富人区”了,离千户宅越远,街上路边的衣衫褴褛的人越多,黄来福就看到许多瘦骨嶙峋的人,身上穿着破烂的衣裳,无jīng打采的样子。

  如果不是那身大明军服的话,别人还以为他是土匪。这样的人还不是一个两个,还是大多数,遍布整个五寨堡之内。街上还走着一些女人和孩子,也是个个衣不蔽体,再加旁边低矮破旧的房屋,这哪是军事城堡,分明是一个乞丐窝。

  街上各人见到黄来福三人策马而来,各人纷纷闪避,低声:“黄来虎来了,大家快闪开,否则要挨鞭子的。”那些女人们也慌忙将自家的孩子拉到一边,投向黄来福的目光中满是畏惧。

  落后黄来福一个马位的江大忠和杨小驴狐假虎威地在后不时吆喝道:“闪开,快闪开,少爷出行了,不闪开的话,你们就等着吃鞭子吧。”二人得意洋洋的样子,似乎以前和黄来福每次出行都是这样,他们已经做得很顺手了。

  黄来福却是心情沉重,没想到五寨堡如此穷困,自己将要接手的是这样的一个烂摊子,这对自己前景似乎很不妙。他曾在史料上看过一些明时军人的悲惨遭遇,没想到亲眼看到,更是不堪。

  这样的军队,可想而知怎么能打仗。怪不得明中叶后军户制慢慢被募兵营兵制主导。而领着这样的军队军户,自己也别想要什么发展了,挨在五寨堡慢慢等老吧。这对自己刚燃起来的雄心是个严重的打击。

  事实上,五寨堡定额的1120军士,加上逃亡的,加上吃空饷的,只有不到800人,再去掉近一半的老弱,只有约四百的青壮,真正有战斗力的就是千户黄思豪那60个家丁了。

  黄来福长叹了口气:“没想到我五寨堡军将穷困如此!”

  江大忠和杨小驴二人却对这种情况司空见惯。王大忠在后面听到了黄来福的话,大声回道:“少爷,您又不是第一天在五寨堡,这五寨堡多年一直都是这样,不要说五寨堡,俺听说了很多卫所的军户也是一样,不然大家为什么都叫我们穷军汉呢?”

  黄来福脸sèyīn沉,江大忠本来还要说话,杨小驴给他一个眼sè,江大忠顿时不敢再说下去了。

  黄来福策马默默而行,其实黄来福所见的这些情况,在当时边军及各地卫所是非常普遍的,也不单是五寨堡一家了。

  明朝军户地位很低,甚至低于民户,但军户又是国家的重要兵源之一,因此明朝对军户控制严格,一般的军户必须终身服役。惟官至尚书时,方能免去军藉。能官至尚书者屈指可数,因此免去军藉者为数有限。

  军户的待遇也十分低下。每军户除出一余丁到卫所充军外,还得多出一丁,随军服劳役。有些地方甚至曾令每军户出2-3个余丁,随军从事各种繁重的劳役。

  军丁前往卫所服役,其军装和旅途所需费用一律由家庭承担。军丁在卫所服役期间,衣着自备,粮饷也不因生儿育女、人口增添而增加,所以军丁的妻儿老小常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军户也不因提供军丁而免除一些徭役,其生活状况不及民户。不仅家人如此,到卫所的军丁也不比家人强多少。军丁受到军官们的层层盘剥,军粮也常被军官克扣,或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