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恨别离 4
的那句,你们不是一路人,是什么意思!

  她靠坐在床上,两个孩子躺在里面,她就这么静静的看着,看着两个懵懂年幼的儿子,睡得那么香甜。

  她终于还是妥协了,妥协与未知,她太了解冯尧了。

  没有了她,就会有别人的!

  她第二天一早,咬着牙将她身边的丫鬟开了脸。

  她神色淡淡的送他们二人去了任上,自己带着孩子留在了京中。

  那个第一次和冯尧分别的晚上,她一个人站在狭小的庭院之中,回忆着郑芸娘的点点滴滴。

  突然想起了她大骂郑芸娘的那个中元节,郑芸娘单薄的身影,和她念得那首诗。

  残灯将灭素茶寒,

  满庭月影尽无言。

  冬雪盈盈方一刻,

  星河沼沼已万年。

  如果一刻的冬雪都是美好的话,那万年仍在星河到底该是怎样的悲伤!

  周娇突然明白了郑芸娘那晚的失态。

  那是一种看不见未来的寂寞!

  她哭着给她写信,和她道歉,从已经很拮据的用度中,挤出了一份相当体面的节礼送去了余岭。

  可郑芸娘没有回过她只言片语!

  她心如刀绞,后悔难过,但事已至此,她已经没有退路了!

  只能咬着牙,气郑芸娘的绝情。

  可日子还要照过的,不是么

  她无法从繁杂的家事中抽出身来多想,冯尧的日子也不好过,她总要做些营生,才能养活一大家子人的……

  五年后,冯尧回京述职,荣升四品。

  他不过三十多的年纪,已经坐到了四品,确实有些打眼。

  但周娇这些年的经营,也不是白做的!

  两人再度联手,冯尧很快便在京中站稳了脚跟。

  周娇已经学会了化着和别家夫人一样的妆容,与她们相互言语机锋。

  也明白了如何察言观色,马屁拍的不漏痕迹。

  还知道首饰衣服的流行,节礼如何能送的体面又节约。

  可她的工笔画和书法,终究还是落下了。

  郑芸娘最引以为傲的刺绣,也被她抛诸脑后。

  她最后被还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失去了灵性,成了这京中,不大不小不出头不落后的一个四品官的官夫人。

  冯尧也终于和其他官员一样,迎来送往,院子里的姨娘渐渐的多了起来。

  周娇有时候,都想不起来,让她想跟着私奔的冯尧长的什么样子。

  也忘了,那个种瓜酿酒,画画绣花,笑容肆意潇洒的周娇长的什么样子了!

  两人与其说是夫妻,不如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

  他给她尊重和体面,她还他一个无忧的后顾。

  一晃又是几年,长子已经是京都有名的小才子了。

  两人的夫妻关系,几乎降到了冰点。

  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