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 分田到户
��说:“个个都忙自己家的田,没有人去管村集体的事了。”

  还有人说:“自从包产到户,水利、农田基本建设和村里的公共事务没有人管了。”

  更有人尖锐地说:“包产到户是不是分田单干呢?原先集体干活力量大,现在分开来各顾各的,对那些劳动力不足的家庭可就惨了!”

  而一些年轻的人则反映,生产队里的集体干活使一些人“出工不出力”,大家甚至认为“干和混一个样”,反正也是“吃不饱也饿不死”,积极干活的人反而被人议论为“脑子不好使”。

  ……

  石文渊、辛力情听了老人家们和青年人的意见后,分别严肃地跟公社领导和生产队长表明了以下指示:在分田到户过程中,之所以出现老人家们说的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太注重向前,而往往忽略了身边和身后。我们传统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工作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今后一定要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琴音、石文渊、辛力情都是四十年后穿越过来的人,他们太了解当初分田到户的重大意义了。但是,正如每一件新生事物的出现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怀疑和非议一样,对于这种后来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生事物,有的地方也是纷纷扬扬地议论和徘徊好几年的。

  琴音并不知道石文渊、辛力情是穿越来的,便壮着胆子开口了:“包产到户本来是好事,但公社、县里、地委一直没有坚定地支持这件事,到现在为止,大家都不敢放开手脚去干。”

  大家的目光都投向琴音,蒙在鼓里的公社领导还指责琴音:“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辛力情向公社领导摆了摆手,示意他尊重琴音:“这姑娘说的话挺有预见性的。”

  石文渊、辛力情从四十年后的时空过来,公社、小山村这些自以为偷偷摸摸没有人知道的事情,其实他们都知道。石文渊、辛力情相互补充着说:在这个公社范围内,包产到户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事情。每个村子几乎都已经打破常规,都在进行包产到户了。每个生产队,还不等国家安排,已经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划分到各户耕种,公购粮任务按土地面积分到各户负担。连耕牛、农具也已经折价划归各个农户了。不但如此,生产队原有的集体财产、鱼塘、加工厂、碾米厂、茶场、林场、果场等,虽然名义上仍保留集体经营,但暗地里都已经由农户投标承包了。

  公社领导和生产队的村民们面面相觑:“他们怎么知道的那么多?难道有人告密??”

  石文渊、辛力情先后对当地的分田到户作出表态:分田到户是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应当得到鲜明地支持。我们相信数十年后回头看,这也是一个十分大胆和正确的抉择。

  小山村里爆发出阵阵掌声……

  这时候,离中央以文件形式明确支持和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有三年左右时间呢。后来的事实证明,改革最早始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标志为分田到户,即后来被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琴音、石文渊、辛力情都为自己能够穿越数十年,亲身参与推动家乡的改革而暗自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