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7
�:“太夫人和夫人的轿子,快到大门口。”程奶奶忙和众位奶奶迎出门外,闲杂人等,早已被驱赶干净,大门口干干净净,前有衙役鸣锣开道,引着两乘四人官轿,一刹时来到门前。
轿子落地,罗氏先出来,程奶奶她们见是个三十上下的太太,知道是知府夫人,忙上前见礼,罗氏还了礼,第二乘轿子这才落地,丫鬟打起轿帘,罗氏忙上前去搀扶老奶奶下轿。程奶奶见状,也上前去帮忙搀扶。
罗氏起先见众人都是一色新衣,花团锦簇,暗自想到,幸好穿了新裁的衣服,这也压的过,又看程奶奶,见她四十上下,罗氏本以为这样大富之家,今日自是打扮的与众不同,谁知却见她衣料虽很精致,样式却不出众,头面也很普通,只有一只点翠凤钗,还撑的住场面。罗氏肚内暗笑,却见这程奶奶伸出手来,十指尖尖,宛若嫩笋。左右手各戴了两个镶宝戒指,这也罢了,手上一对镯子,却甚出奇,是用金丝编成牡丹花纹,中间还用玛瑙做成花蕊,包在玉镯上,连接之处,镶了鱼眼大的珍珠,和一般的金包玉全然不同。罗氏不由多看了几眼,面上也没露出什么。
不一时,早到了今日摆席的地方,原来是在花厅里面,四张大圆桌,已经摆定,上面座位,自然是老奶奶和罗氏的,老奶奶逊程奶奶再三,才各自坐定,对面正对着,就是个戏台,虽没到隆冬,园内已经有几棵早梅开放,微风一吹,送来暗香。
见众人都已坐定,程奶奶使个眼色,那领班的忙上来作揖,把戏本呈上,请老奶奶先点,老奶奶谦让一回,点了,罗氏也点一出,传了下去,各自扮起来,开戏。
那边戏一开,这边的宴席也正式开了,今日程府请客,用的自然是扬州风味,著名的三头宴,再配几个精致小菜。程府的厨子,是出了名的,狮子头肥瘦恰当,猪头炖的入口就化,只有那鱼头,老奶奶不是很喜欢,看的那汤甚好,也喝了几口汤,对程奶奶笑道:“这扬州风味和我们南京的风味又全然不同,家常用料,却滋味十足,足见功力。”程奶奶听老奶奶说话,就知道她是内行人,忙收起之前全当她是个乡下婆子的心,站起来笑道:“老夫人既赏脸,多进一些,就全当是我们的孝敬了。”
老奶奶见她说话温文有礼,心里也喜欢,两人问答了几句,各家奶奶也上来敬酒,罗氏喝了几杯,她本不大会饮,又不好推辞,此时脸红心跳,想去寻个地方吐吐。程奶奶早看见,笑道:“太太可是不胜酒力,可去后面歇歇。”说着,叫过个清秀的丫鬟,让她领着罗氏前去。
丫鬟领着罗氏到了个小轩门口,推开门说:“就在里面,太太请进去吧。”罗氏进了这屋子,见里面陈设了一张拨步床,上面床帐,十分精致,床边一个梳妆台,摆了梳妆用具。里面还放了四张梨木椅,搭着绿绸椅袱,几上摆了个定窑出的釉里红花瓶,插了几只腊梅,窗下有茶炉等物。罗氏看了,笑道:“你这孩子,你奶奶让我来登东,怎么领我到这?”
丫鬟想笑又不敢笑出来,恭敬答道:“太太,就是这里。”说着领罗氏转到床后,掀起帘子,里面小小一间,香气扑鼻,摆设简单,只有一金漆木箱和一小几摆在里面,几上摆了一搭子白棉布和一盆红枣。
罗氏看向丫鬟,丫鬟也不说话,上前揭开木箱的盖,垂手侍立,原来这木箱里面,摆了只马桶,罗氏上前,见马桶内里,盛的并不是草木灰,而是香末,心里暗自咂舌,马桶周围,却垫了厚厚的棉布,人坐上去,十分舒服,罗氏见丫鬟还在,怕自己又惹什么笑话,笑道:“你且出去,我自己就好。”丫鬟领命出去,罗氏这才脱了裤,坐在马桶上,看见红枣,未免捏了一捏,心里暗道,这好好的红枣摆在这里做甚,突然想起一个典故,定是做这件事的,也不管它,一时解完,遍寻不到草纸,见到那搭白棉布,想起书上说,�
轿子落地,罗氏先出来,程奶奶她们见是个三十上下的太太,知道是知府夫人,忙上前见礼,罗氏还了礼,第二乘轿子这才落地,丫鬟打起轿帘,罗氏忙上前去搀扶老奶奶下轿。程奶奶见状,也上前去帮忙搀扶。
罗氏起先见众人都是一色新衣,花团锦簇,暗自想到,幸好穿了新裁的衣服,这也压的过,又看程奶奶,见她四十上下,罗氏本以为这样大富之家,今日自是打扮的与众不同,谁知却见她衣料虽很精致,样式却不出众,头面也很普通,只有一只点翠凤钗,还撑的住场面。罗氏肚内暗笑,却见这程奶奶伸出手来,十指尖尖,宛若嫩笋。左右手各戴了两个镶宝戒指,这也罢了,手上一对镯子,却甚出奇,是用金丝编成牡丹花纹,中间还用玛瑙做成花蕊,包在玉镯上,连接之处,镶了鱼眼大的珍珠,和一般的金包玉全然不同。罗氏不由多看了几眼,面上也没露出什么。
不一时,早到了今日摆席的地方,原来是在花厅里面,四张大圆桌,已经摆定,上面座位,自然是老奶奶和罗氏的,老奶奶逊程奶奶再三,才各自坐定,对面正对着,就是个戏台,虽没到隆冬,园内已经有几棵早梅开放,微风一吹,送来暗香。
见众人都已坐定,程奶奶使个眼色,那领班的忙上来作揖,把戏本呈上,请老奶奶先点,老奶奶谦让一回,点了,罗氏也点一出,传了下去,各自扮起来,开戏。
那边戏一开,这边的宴席也正式开了,今日程府请客,用的自然是扬州风味,著名的三头宴,再配几个精致小菜。程府的厨子,是出了名的,狮子头肥瘦恰当,猪头炖的入口就化,只有那鱼头,老奶奶不是很喜欢,看的那汤甚好,也喝了几口汤,对程奶奶笑道:“这扬州风味和我们南京的风味又全然不同,家常用料,却滋味十足,足见功力。”程奶奶听老奶奶说话,就知道她是内行人,忙收起之前全当她是个乡下婆子的心,站起来笑道:“老夫人既赏脸,多进一些,就全当是我们的孝敬了。”
老奶奶见她说话温文有礼,心里也喜欢,两人问答了几句,各家奶奶也上来敬酒,罗氏喝了几杯,她本不大会饮,又不好推辞,此时脸红心跳,想去寻个地方吐吐。程奶奶早看见,笑道:“太太可是不胜酒力,可去后面歇歇。”说着,叫过个清秀的丫鬟,让她领着罗氏前去。
丫鬟领着罗氏到了个小轩门口,推开门说:“就在里面,太太请进去吧。”罗氏进了这屋子,见里面陈设了一张拨步床,上面床帐,十分精致,床边一个梳妆台,摆了梳妆用具。里面还放了四张梨木椅,搭着绿绸椅袱,几上摆了个定窑出的釉里红花瓶,插了几只腊梅,窗下有茶炉等物。罗氏看了,笑道:“你这孩子,你奶奶让我来登东,怎么领我到这?”
丫鬟想笑又不敢笑出来,恭敬答道:“太太,就是这里。”说着领罗氏转到床后,掀起帘子,里面小小一间,香气扑鼻,摆设简单,只有一金漆木箱和一小几摆在里面,几上摆了一搭子白棉布和一盆红枣。
罗氏看向丫鬟,丫鬟也不说话,上前揭开木箱的盖,垂手侍立,原来这木箱里面,摆了只马桶,罗氏上前,见马桶内里,盛的并不是草木灰,而是香末,心里暗自咂舌,马桶周围,却垫了厚厚的棉布,人坐上去,十分舒服,罗氏见丫鬟还在,怕自己又惹什么笑话,笑道:“你且出去,我自己就好。”丫鬟领命出去,罗氏这才脱了裤,坐在马桶上,看见红枣,未免捏了一捏,心里暗道,这好好的红枣摆在这里做甚,突然想起一个典故,定是做这件事的,也不管它,一时解完,遍寻不到草纸,见到那搭白棉布,想起书上说,�